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退市制度下ST公司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的联动关系研究--以厦工股份为例
【6h】

我国退市制度下ST公司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的联动关系研究--以厦工股份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框架

1.3研究方法

1.4贡献与不足

1.4.1预期贡献

1.4.2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我国退市制度相关研究

2.2盈余管理相关研究

2.2.1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

2.2.2 ST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研究

2.2.3盈余管理的计量研究

2.2.4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

2.3业绩归因相关研究

2.3.1业绩归因的自利性倾向研究

2.3.2业绩归因的经济后果研究

2.4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相关研究

2.5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

3.1我国ST公司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3.1.1政治成本理论

3.1.2信息不对称理论

3.2业绩归因相关理论分析

3.2.1印象管理理论

3.2.2归因理论

3.3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比较分析

4.相关制度背景及现状分析

4.1相关制度背景

4.1.1我国退市制度发展历程

4.1.2特别处理制度

4.1.3业绩归因信息披露制度

4.2 我国 ST 公司统计及盈余管理偏好方式现状

4.2.1退市风险警示实施及撤销情况统计

4.2.2盈余管理偏好方式

4.3公司业绩归因划分

5.案例背景

5.1案例选择理由

5.2公司及行业概况

5.2.1公司概况

5.2.2行业现状3

5.3戴帽摘帽历程

6.案例分析

6.1盈余管理分析

6.1.1盈余管理动机

6.1.2盈余管理手段

6.1.3盈余管理偏好方式选择原因

6.2业绩归因分析

6.2.1绩差年度归因分析

6.2.2绩优年度归因分析

6.2.3归因小结

6.3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联动关系分析

6.3.1业绩归因掩盖盈余管理

6.3.2盈余管理支撑业绩归因

6.3.3共同内因:管理层“理性经济人”假设

6.3.4盈余操控对应不同的归因策略

6.4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经济后果分析

6.4.1短期市场反应

6.4.2长期经营绩效

7.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7.2建议

7.2.1完善退市制度

7.2.2深化上市公司业绩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7.2.3强化内部审计和外部中介机构的监管作用

7.2.4加强对中小投资者阅读业绩信息的引导

7.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2019年末境内上市公司已达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三倍之多,总市值也不断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迅猛。虽然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核准制,上市资格十分珍贵,同时,退市制度多次修订,日趋严格。这样促使一些短期内无法正常盈利的企业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调节利润。  除财务数据信息外,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增多。管理层通过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双重行为来操纵利润,前者可以掩饰后者,同时,盈余管理也为管理层自利性归因提供空间。这无疑干扰了投资者的决策,损害其利益,影响市场流动性。  本文在我国退市制度背景下,通过对厦工股份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行为的分析,试图为监管部门健全退市与信息披露制度、抑制管理层自利性行为、引导企业正常经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同时为投资者自我识别公司业绩信息操纵行为、理性决策打开一些思路。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概述了全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展示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并且总结了可能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将我国退市制度、业绩归因与盈余管理行为的文献分类整理回顾,并详细阐述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行为的理论基础,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对我国退市制度发展、特别处理制度与业绩信息披露制度按照时间线做梳理工作,归纳其变动。此外本部分还对近五年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及其偏好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统计。  第四部分首先对案例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之后对厦工股份的盈余管理与业绩归因进行详细分析,展示双重行为的联动关系,并且对其长短期经济后果进行研究。  最后,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建议与展望。  本文可能的贡献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研究主题层次,在我国退市制度基础上,本文对代表数据信息的盈余管理与代表语言信息的业绩归因双重行为分析,丰富了财务数据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研究的文献;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后针对案例企业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采用会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展示其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最后,本文对2015至2019年A股市场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盈余管理现状,总结其偏好的盈余管理手段。  本文存在的不足有:第一,本文研究所有的信息均是基于上述公司在网上发布以及证监会公开的资料,而并未能够通过实地深入企业调研等直接方式获取数据与语言信息。因此,本文在非直接资料上进行分析,可能得出较为片面的结论;第二,由于我国撤销风险警示的公司众多,而本文仅研究单个案例,虽尽力进行全方位分析,但难免有未覆盖到的角度,使得研究不完整;第三,截止笔者截稿,案例公司的2019年年度报告并未披露,其变化可能会对本文的结论产生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