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治理与防范
【6h】

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治理与防范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文献综述

1.2.2国内文献综述

1.2.3关于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理论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第2章 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2.1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

2.1.1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2.2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概况

2.2.1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历程

2.2.2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现状

第3章 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表象、治理与监管现状分析

3.1风险表象

3.1.1关联交易风险

3.1.2高杠杆风险

3.1.3行业交叉传染风险

3.1.4内部治理风险

3.2风险治理现状

3.2.1股权结构与受益人所有权结构偏差

3.2.2风险评估体系与信息披露规则缺失

3.2.3缺失资本充足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3.3风险监管现状

第4章 “明天系”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方式与风险管理分析

4.1案例背景

4.2资本运作方式与内部治理

4.2.1利用资本市场获取超额收益

4.2.2利用关联企业交易获得超额收益

4.2.3利用金融机构增加收入来源

4.3风险表象与监管问题

4.3.1利用关联交易吸收金融机构资金

4.3.2通过影子公司募集巨额资金

4.4案例启示

5.1基于内部治理的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措施

(一)明晰股权结构

(二)各部门之间建立防火墙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构建风险治理构架

5.2基于外部监管的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措施

(二)加强产业资本投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监管

(三)对产业型金控公司实行并表监管

(四)制定产业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退出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流动,为了适应这一情形,各国纷纷加快实施国内金融一体化发展,整合经济资源,争取在全球化浪潮中先行一步。在此背景下,各国金融业逐渐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综合经营,银行、保险、证券业不断融合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国际性金融控股公司,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产业资本把握时机也进入了金融领域,很多发达国家形成了产业控股的金融公司。  在我国随着金融业深化改革的进行,金融业逐渐有垄断走向开放,我国传统金融机构面临极大的挑战。各专业金融机构大举打造其金融帝国,逐渐将业务布局各个金融领域,混业经营态势初现。金融控股公司作为分业经营向金融业综合经营过渡时较为合理的组织形式,在随后几年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在各金融机构大刀阔斧改革之际,大量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参控股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打造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作为实体企业控制金融业一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协助实体企业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也可以用其雄厚的资本助力金融机构发展。产业型金融机构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实体企业的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实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  但是,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无论是内部治理方面还是外部监管方面都还处于逐步完善阶段,如此大量的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给各实体企业的经营带来威胁,同时也可能将经营风险传递至金融业。加之外部监管的不完善,行业监管存在真空地带,滋生了诸如关联交易、内幕交易、虚假注资、循环注资等问题的出现,给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风险。本文以民营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的代表“明天系”为分析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揭示出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潜在风险,结合金融风险产生理论提出了产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治理意见和外部监管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