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糖代谢状态妊娠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差异的研究
【6h】

不同糖代谢状态妊娠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差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Abstract

展开▼

摘要

目的:(1)分析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糖代谢异常的临床表型特点。(2)观察单纯空腹血糖升高(isolated fasting hyperglycemia,IFH)、单纯餐后血糖升高(isolated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IPH)、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升高(combined hyperglycemia,CH)三种不同糖代谢状态的GDM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差异。(3)比较IFH、IPH、CH三种不同糖代谢状态G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差异。  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建档、产检、分娩、并且在孕24-28周经75g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75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为GDM患者248例,详细记录患者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家族史等基本资料。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IFH组(38例)、IPH组(98例)、CH组(112例)。每位研究对象给予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监测血糖,若血糖不达标起始胰岛素治疗。比较三组分娩时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达标率的差异;每位研究对象均在孕24-28周测定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分别计算IFH组、IPH组、CH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三组之间HOMA-IR与HOMA-β的差异。  结果:(1)GDM孕妇248例中,IFH占15.3%(38/248),IPH占39.5%(98/248),CH占45.2%(112/98)。(2)基础资料的比较:三组间孕妇年龄、孕周、一级亲属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孕前BMI比较,IFH组最高[(25.85±3.58)kg/m2],CH组次之[(24.05±3.95)kg/m2],IPH组最低[(22.04±5.5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比较GDM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分娩时HbA1c,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达标率比较:248例GDM患者中,76.2%(189例)通过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可良好控制血糖。IFH组中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达标比例最多(94.7%),IPH次之(85.7%),CH组最少(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胰岛素敏感性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HOMA-IR比较,CH组显著高于IFH组和I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H组略高于IP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比较,IPH组显著高于IFH组和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H组与C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GDM患者的临床表型以CH比例最高,其次IPH,IFH比例最低。(2)生活方式干预对IFH、IPH、CH三种不同糖代谢状态GDM患者的血糖控制均有效果。(3)IFH的GDM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血糖达标效果最好,可能胰岛素抵抗在其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IPH的GDM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血糖达标效果次之;CH的GDM患者对生活方式干预的血糖达标效果最差,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