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研究
【6h】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2.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界定及概念辨识

2.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兴起背景及发展历程

第三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3.1 奠基性理论

3.2 衍生性理论

第四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及差异性

4.1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建立的共同基础

4.2 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的差异性

第五章 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解读

5.1 马克思有关信息与非对称信息的思想

5.2 马克思有关市场机制的思想

5.3 马克思有关信息社会与信息经济的思想

5.4 对称与非对称在经济问题上的辩证法表现

5.5 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初步展望

第六章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及有待发展之处

6.1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

6.2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有待发展和完善之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息时代以其标榜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引擎,迈向了知识涌现速度迅速的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社会的常态。信息技术使全球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社会呈现出网络化发展模式。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非对称信息问题作为信息经济学的考察重点为人们所关注。逆向选择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甄别理论和道德风险理论广泛应用于现代经济研究中,非对称信息经济各种理论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呈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以非对称信息为基础的共同特征。这些理论以及其衍生出的委托-代理和机制设计理论等共同构成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范畴。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指市场参与主体中的一方运用其私有信息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造成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基于此通过机制设计改变现有状况的经济学理论。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深远,对这个理论整体特点的研究便于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各个理论模型的品质,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本文运用数理模型与历史分析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从介绍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兴起背景和发展历程出发,在阐述其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建立的共同基础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进行解读,探求马克思经济学与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关系,并就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建立提出展望,得出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日趋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判断。最后对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性和有待发展之处进行了分析。  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将非对称信息纳入经济模型,开创了非对称信息经济分析方法和非对称信息经济研究主题,考虑了行为主体的主动性,证明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普遍性,探索了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与其他经济理论的融合,获得广泛的应用。它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包括:对核心概念的考察,动态模型的构建,向宏观领域拓展,与其他经济理论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强对我国特有经济问题的考察。  本文的重点是在介绍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探索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融合和借鉴。提出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非对称信息经济理论的设想。

著录项

  • 作者

    郭丹;

  •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 学科 政治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孝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