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营气理论研究
【6h】

营气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现状

第一部分 《内经》中营气的相关论述

1.1 “营”之含义

1.2 营气的生成与运行

1.3 营气的生理及病理

1.4 营气与气、血、汗、津液的关系

1.5 营气与脏腑、经络和脉的关系

1.6 营气与情志的关系

小结

第二部分 简述古代部分医家对营气的认识

2.1 张仲景---寒伤营,风伤卫

2.2 成无己--营卫色脉相参论

2.3 汪机--营卫二气可分不可离

2.4 明·绮石认为营卫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2.5 周学海---“卫气者,热气也;营气者,湿气也”

2.6 赵献可---肺主营卫的运行

2.7 张璐--营气之五行之气化

2.8 叶天士--温病之卫气营血

2.9 黄元御--营秉肝木之气;卫秉肺金之气性

2.10 彭子益---中气为运化营卫之本

小结

第三部分 营气的临证应用

3.1 营气的病症

3.2 营气的临证意义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文献综述:营气理论研究

附录 2 在校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营气学说源于《黄帝内经》,本书详载了营气的来源生成、循行方式、生理功能、病变表现等,形成了独特的营气学说。营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规律而稳定的循行于经脉之内,遍行周布于全身,诸凡脏腑百胲、毫毛孔窍等皆赖其濡养,因此不论是微恙初起,还是笃疾缠身都与其密切相关。营气较之脏腑、血脉等这些可见的形质脏器,其显得更为抽象,更难理解,故古今以来鲜有对其进行系统论述者。现代中医的科研中,鉴于营气的隐现难测性,以研究营气为课题者,亦较少,欲全面、深入掌握运用中医理论,营气学说不可不通。作者大量检索古今文献,重点是针对《黄帝内经》的深度挖掘,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营气学说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内经》中营气的相关论述:营的含义、营气的来源和循行,营气与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关系,营气的充养依赖于脏腑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输注,反之,营气又为脏腑的正常运转提供营养源。营气循行于十二经脉,稳定且富有节律性,它的实时性运行节律与天体的运转相应,是后世子午流注理论产生的基础。  第二部分:简述古代部分医家的营气观念:比如仲景“寒伤营、风伤卫”;成无己的从脉象浮沉上辨营卫;明·绮石的营卫与肺脾肾关系的密切性;叶天士的温病传变体系;黄元御的营气秉肝木之性,温升而发散;卫气秉承肺金之性,清降而收敛;彭子益的中气为运化营卫之本等。  第三部分:营气规律而稳定的循行于经脉之内,富有节律性,这种节律以应时刻,与天地相应,它是人类生命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人体的生理、病理不过是营气规律运行的外在表现而已,因此无论是病之初起还是病情深重皆与之相关,比如感冒之初起,乃是邪气扰乱了营卫的运行,而及至病重的‘脱营’--血脉亏虚日减,都与营气息息相关。本文从营气方面阐述了临床上常见的感冒,失眠,偏枯及脱营等症。

著录项

  • 作者

    于小菊;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发祥;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营气理论,黄帝内经,临床病症,脏腑组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