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乾嘉年间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
【6h】

乾嘉年间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学术回顾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1.4 篇章结构

第二章 初始制度均衡:山西因地制宜的食盐运销制度

2.1 清初山西运销制度的形成

2.2 因地制宜与乾隆初年山西各区域的食盐运销制度

2.2.1 晋南专商引岸制

2.2.2 晋中专商引岸与自由运销

2.2.3 晋北自由运销制

第三章 乾隆中期山西食盐运销制度扭曲与边际调整

3.1池盐歉产

3.2 解盐不足支运及其解决之道

3.2.1 借买周边食盐

3.2.2 挑浚黑河与滹沱法

3.3 山西政府进行制度纠偏

3.3.1 蒙盐倾销

3.3.2 限制蒙盐

3.3.3 晋南盐制改革

第四章 乾隆末年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变迁与主体角色转换

4.1 乾隆五十七年河东课归地丁

4.2 解盐交易成本降低及其侵越两淮盐区

4.3 嘉庆初年山西食盐运销政策的改革

(1)加强缉私

(2)票运制

(3)专商引岸制

第五章 嘉庆中期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再次变迁及其绩效评价

5.1 专商引岸制在山西全境的推行

5.1.1 晋南的专商引岸制

5.1.2 晋中北的专商引岸制

5.2 专商引岸制绩效评价

5.2.1 晋中北专商引岸制效率低下之原因探析

5.2.2 晋南专商引岸制之绩效评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食盐关乎国计民生,因此传统时期国家出台严格的运销管理制度对食盐市场的运作进行规范。清代食盐运销制度是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点之一,前人研究多从制度条文入手,侧重于条文的解读和梳理。但制度分析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研究博弈规则,而是研究个人对这些规则的反应。因此本文利用历史档案中所记载的乾嘉年间与山西食盐运销相关的商人、官员、私贩、平民的事迹,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探讨个人与组织等社会博弈的主角如何型塑制度变迁的方向。  论文研究认为:(1)乾嘉年间山西食盐运销初始的制度均衡是晋中、晋南、晋北食盐运销制度因地制宜。晋南实行专商引岸制,晋中各地盐法不一,晋北实行自由运销制,坐商、运商、蒙土盐贩、消费者各安其事。(2)乾隆中期,因地制宜的制度出现扭曲。在解盐减产降质的情况下,蒙盐商人将蒙盐产运规模化,而后大量运至晋南销售,使得晋南专商引岸制难以为继。乾隆中后期,清政府对山西运销制度进行纠偏。清政府官员多次采取措施限制蒙盐进入晋中、晋南销售。(3)乾隆五十七年(1792),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发生变迁,全境统一实行食盐自由运销制。制度变迁引发了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转换,蒙盐与解盐侵入两淮使得两淮盐政官员成为制度变迁主体之一,也使得在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权威地位的皇帝的态度发生转变。(4)嘉庆十二年(1807),山西食盐运销制度再一次发生变迁,山西全境实施专商引岸制。对此制度进行绩效评价可发现,由于违背了市场机制,晋中北的吉盐专商引岸制效率低下,制度运行极为不顺利,最终清廷于嘉庆十八年(1813)恢复了晋中北的自由运销制。晋南的解盐专商引岸制初期运行良好,但其运行效率逐渐下降,为道光年间河东盐政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研究表明,制度虽然为社会博弈设置了规则,但各利益主体会从自身角度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依据分析结果他们即使默认国家权威,也会以不一定严格符合国家法律条文的方式谋求自身利益。各利益主体在不同制度背景下扮演和变换着自己在制度变革中的角色,型塑着制度变迁的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李璐男;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理论经济学·经济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叶锦花;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制度变迁,清代,山西,食盐运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