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杠杆收购及其融资风险研究--以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为例
【6h】

企业杠杆收购及其融资风险研究--以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2研究意义

1.2.2研究内容

1.3研究方法

1.4创新与贡献

2.文献综述

2.1.1杠杆收购的基本理论

2.1.2杠杆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

2.2关于融资风险的研究

2.2.2融资风险的应对

2.3文献评述

3.理论概述

3.1.2杠杆收购的相关理论

3.2杠杆收购的动机

3.3并购活动的融资方式概述

3.3.2股权融资方式

3.3.3混合融资方式

3.4并购活动的融资风险概述

3.4.2并购融资后引发的风险

3.5杠杆收购融资风险防范

4.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及其融资方式的发展现状

4.1.2行业分布情况

4.1.3境内外发展情况

4.1.4支付方式情况

4.2我国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的发展现状

4.2.2医疗行业境内外发展情况

4.2.3医疗行业并购融资方式情况

5.蓝帆医疗杠杆收购的案例背景

5.1案例选择

5.2公司概况

5.2.1蓝帆医疗概述

5.2.2柏盛国际概述

5.3并购及融资过程

5.3.1北京中信融资并私有化柏盛国际

5.3.2蓝帆医疗并购柏盛国际

5.4并购前后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

5.4.1并购前经营状况

5.4.2并购后经营状况

6.蓝帆医疗杠杆收购的融资风险分析

6.2蓝帆医疗的融资风险分析

6.2.1效益不稳风险

6.2.2商誉减值风险

6.2.3偿债风险

6.3蓝帆医疗的融资风险应对

7.结论、建议与展望

7.2对策与建议

7.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受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鼓励,企业并购活动的队伍逐渐扩大。杠杆收购是并购活动中一种非常特别的并购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随着国民健康防护意识的提高,医疗器械行业越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整个行业发展也将通过吞并和收购进行资源整合和重新洗牌,因而很可能会通过杠杆收购进行国内和国外的并购活动。  同时,杠杆收购的手段代表着高收益高风险。融资作为杠杆收购中的重要环节,这一行为的发生可能引发并购过程中和并购完成后的风险,即广义上的融资风险。因而,探索杠杆收购的发生和引发的广义融资风险,可以丰富研究数据库,并为其他企业给出参考和建议,引发各方对风险防范的思考。  本文基于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杠杆收购新加坡柏盛国际集团这一案例,结合了相关基本理论分析、行业并购发展现状,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杠杆收购及其广义融资风险进行了深层次探究,剖析了具体并购过程、融资行为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以及相应应对措施,为我国企业、相关部门及其他并购参与方提供了并购活动风险防范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研究中体现出了一些亮点。一方面,选择了经典的以小博大、以蛇吞象的杠杆收购模式,且其于2018年完成并购,完成了投资闭环,通过两个阶段的收购和中间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将大型外国企业成功收购,其杠杆收购的手法值得探讨;另一方面,本文研究全面系统,深入细致,既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国整体及医疗业上市公司的并购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描述,又对具体案例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剖析解读。其中,分解了该并购事件的两阶段,对比分析了并购前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定量和定性分析了这一事件的融资行为引发的风险。  但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数据获取的有限性使得对并购后蓝帆医疗的长期经营状况还缺少更深入的剖析和更多数据事实佐证。另一方面企业杠杆收购及其融资风险研究以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为例理论知识储备还有待完善,包括阅读更多参考文献,学习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培养更犀利的分析眼光。

著录项

  • 作者

    柳如嫣;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会计专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吉利;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医疗器械企业,杠杆收购,融资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