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家庭背景和前瞻性人格对高校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6h】

家庭背景和前瞻性人格对高校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流程

第2章 创业意愿的文献回顾

2.1 创业意愿研究概况

2.1.1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2.1.2 T型理论

2.1.3 社会资本理论

2.1.4 特性-因素理论

2.2 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家庭背景

2.2.2 自我效能

2.2.3 前瞻性人格

2.2.4 创造力

2.3 以往研究的不足和对本文的启示

第3章 研究框架和假设提出

3.1 研究框架

3.2 假设提出

3.2.1 家庭背景和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3.2.2 家庭背景和创造力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3.2.3 前瞻性人格和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3.2.4 前瞻性人格和创造力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假设

第4章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的实施与总体情况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1.1 问卷设计的标准

4.1.2 调查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4.2 调查实施

4.2.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2 问卷的审核与整理

4.3 调查问卷的总体情况分析

4.3.1 控制变量基本信息分析

4.3.2 观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第5章 高校学生创业意愿调查的数据分析

5.1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5.2 回归分析

5.2.1 以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

5.2.2 以创造力为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促进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建议

6.2.1 重视学生人格特质的塑造

6.2.2 注重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6.2.3 营造创新和创业环境促进自主创业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表4 描述性统计特征和Pearson相关系数

附录2: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扩大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政府重要的执政目标。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业。鼓励大学生创业既可以增加经济总量,也可以创业促进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伴随着风险投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一批批学生创业企业相继诞生。成功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奋斗经历正感染并激励着当代学生。学生自主创业已不仅是个人的选择,其已经成为社会认同的一种有价值的行为。因此,在此背景下来研究学生的创业意愿问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安徽省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学生的创业意愿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国内外创业意愿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后,将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与互动理论相结合,在强调家庭背景与学生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同时,考虑到人格特质对个体选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前瞻性人格与学生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据此,制定了学生创业意愿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在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后,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创业意愿的四个重要因素,同时分析各因素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策略。
   希望本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创业意愿、强化自主创业意识,减少创业困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我国各大高校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