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聚型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州市长兴县北汤村为例
【6h】

集聚型乡村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州市长兴县北汤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2.1 集聚型乡村概念

2.2乡村景观

2.3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3.1集聚型乡村的村庄形态分析

3.2影响集聚型乡村景观格局的因素

3.3集聚型乡村景观与集聚化前分散的自然村落景观的空间分析

3.4小结

4集聚型乡村景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式

4.1住宅均质化、空间机械化现象

4.2根植于空间上的乡村文化景观丢失

4.3乡野状的自然景观丢失

5.1村庄基本情况

5.2景观特色及发展现状分析

5.3北汤村景观规划设计优劣势分析

5.4景观设计

第六章结语

6.1总结

6.2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双重动力作用之下,“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得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研究的集聚型乡村它属于乡村集聚化发展的一种模式,即根据自然村的分布情况,拆除分散的老村,重新选址建设的新村。通过对比乡村集聚化前后乡村景观空间的变化,分析集聚型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集聚型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对集聚型乡村景观建设提出一定意见。研究成果有:  1、研究了集聚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首先对集聚型乡村和乡村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研究;然后对社区营造理论、景观生态设计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区域景观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对集聚型乡村的形态特性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乡村集聚化发展在景观层面上给乡村带来的变化,通过乡村集聚化前后乡村景观空间上的对比,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找到集聚型乡村在景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  3、理论结合实践,进行案例研究。所选案例为湖州市长兴县北汤村,该部分包括村庄基本情况介绍、景观现状分析、景观设计等方面内容,通过不同景观空间的设计解决集聚型乡村景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4、研究结论:指出集聚型乡村景观设计应结合区域自然与人文统一的范畴内进行,利用乡土元素去构建乡村景观,以达到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乡野状自然景观的重现。自然村落的拆迁,原有聚落空间的血缘和地缘的“熟人社会”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改变,新村缺乏乡村文化氛围,通过社区营造理论,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建设过程,并注重集中居住区内村民之间和谐的邻里关系的构建,通过景观建设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乡村氛围。

著录项

  • 作者

    胡涛;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园林与景观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军山;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集聚型乡村,景观设计,形态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