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并购商誉中的代理问题研究--基于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的案例
【6h】

并购商誉中的代理问题研究--基于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的案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的预期贡献

2.文献综述

2.1.3商誉经济后果研究

2.3研究述评

3.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2商誉减值

3.2.2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

4.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商誉及代理问题概况

4.2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中的代理问题

5.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交易

5.1案例选择理由

5.2勤上股份公司基本情况

5.2.2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情况

5.2.3公司业务构成

5.3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交易内容

5.3.2并购交易关键问题

6.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案例分析

6.1.2案例层面分析

6.2并购商誉风险——控股股东私利动机下的利益攫取

5.2.2案例层面分析

6.3并购商誉减值——多方损失下的转型困境

6.3.2案例层面分析

7.结论与建议

7.2.1理性规范并购商誉定价影响因素

7.2.3有效化解并购商誉大额减值危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并购重组交易是公司的重大投资决策行为,往往需要公司投入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并且不仅会对公司自身的长短期经营业绩产生持续影响,还会影响到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并购资本市场的状况。因而,上市公司的相关并购重组交易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并且会受到市场各方的持续关注。近几年保持一定火热势头的中国并购重组交易市场氛围之下,并购商誉问题日益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将并购商誉定义为:“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不断增长的并购重组交易总金额导致了并购商誉的金额也持续增长,到2018年,商誉金额增长到1.3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在并购商誉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大额商誉减值事件也层出不穷。不断增长的商誉金额与伴随着的大额商誉减值事件表明了商誉金额存在价格泡沫,泡沫中还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并购风险。那么分析超额商誉成因和解决这一并购风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前从商誉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文献来看,较少有文献以案例研究方法考察企业中管理层过度自信和实际控制人的私利动机所导致的两类代理问题对并购商誉确认的影响。而研究并购商誉经济后果的文献较少关注到高额并购商誉大幅减值对企业转型所带来的经济后果。鉴于上述现实和理论背景,本文选择对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形成约20亿元高溢价并购商誉及其后续大额减值的案例进行研究,尝试剖析非理性繁荣并购市场背景下,企业在实施并购转型过程中两类代理问题对并购商誉的影响机理及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  本文在对商誉、代理问题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同时厘清对商誉和商誉减值等概念,以及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高管过度自信理论等理论之后,基于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这一典型案例,分别从管理层过度自信对商誉高溢价确认的影响,控股股东的私利动机和行为对并购商誉风险的影响,以及商誉计提大额减值之后对企业各方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本案例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  本文对勤上股份并购龙文教育这一交易进行案例研究,在理论意义方面,从案例层面揭示了并购商誉中存在的两类代理问题,同时进一步揭示了高溢价商誉的价格泡沫风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并购商誉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文献研究,并对相关学者得出的理论观点提供了直观的事实证据。在现实意义方面,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警醒企业利益相关方为顺利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应防控非理性并购交易下并购商誉的高溢价风险。同时制定相关政策缓解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