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欺凌受害与疏离感:家庭抗逆力的调节作用
【6h】

初中生欺凌受害与疏离感:家庭抗逆力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家庭抗逆力的相关研究

1.2.2 疏离感的相关研究

1.2.3 欺凌受害的相关研究

1.2.4 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和疏离感的关系研究

1.2.5文献述评

1.3 理论基础

1.3.1 社会支持的压力缓冲理论

1.3.2 家庭抗逆力理论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假设

2.2 研究对象

2.3 调查程序

2.4 调查工具

(1)家庭抗逆力量表

(3)青少年疏离感量表

2.5 数据处理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疏离感的总体分析

3.1.1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的总体分析

3.1.2 初中生欺凌受害的总体分析

3.1.3 初中生疏离感的总体分析

3.2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的性别、年级、是否流动差异分析

3.2.1 初中生的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疏离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3.2.2 初中生的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疏离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3.2.3初中生的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疏离感在是否流动上的差异分析

3.3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的关系

3.3.1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的相关分析

3.3.2 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对疏离感的影响在所有初中生中的结果

3.3.3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对疏离感的影响在流动初中生和普通初中生中的结果

3.4 家庭抗逆力在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之间的调节作用

3.4.1家庭抗逆力的调节作用在所有初中生中的结果

3.4.2家庭抗逆力的调节作用在流动初中生与普通初中生中的结果

4.分析与讨论

4.1 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的特点分析

4.1.1 初中生家庭抗逆力的特点分析

4.1.2 初中生欺凌受害的特点分析

4.1.3 初中生疏离感的特点分析

4.2 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

4.2.1 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的两两关系

4.2.2 家庭抗逆力的调节作用

5.结论与启示

5.1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5.3 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启示

5.3.1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的预防

5.3.2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的干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步入青春期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初中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主要探讨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和疏离感的关系,并基于社会支持的压力缓冲理论考察家庭抗逆力在欺凌受害与疏离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家庭抗逆力量表》、《欺凌受害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对成都市两所中学的52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所学校为进城务工子弟中学,一所为普通公立中学。  结果发现:初中生欺凌受害、疏离感、家庭抗逆力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性别和是否流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抗逆力、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三者之间两两呈显著相关,初中生家庭抗逆力对疏离感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初中生家庭抗逆力水平越高,初中生疏离感程度越低。初中生欺凌受害对疏离感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初中生受欺凌程度越高,则疏离感程度越高。更重要的发现是,家庭抗逆力在初中生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具体为,相对于家庭抗逆力低分组,欺凌受害对疏离感的影响在家庭抗逆力高分组中更大。结果表明,家庭抗逆力在欺凌受害和疏离感之间没有起到压力缓冲作用,反而起着压力增强作用,证明了社会支持的反向压力缓冲模型。此外,在流动初中生与普通初中生中,家庭抗逆力在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之间均有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有重要的实践启示,虽然家庭抗逆力在欺凌受害与疏离感之间没有“压力缓冲”的保护作用,但是整体上,高家庭抗逆力的初中生欺凌受害后的疏离感程度比低家庭抗逆力的初中生低。家庭抗逆力对初中生依然有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帮助家庭提升家庭抗逆力,增加家庭中的保护因子,减少家庭中的风险因子,从而帮助预防和减少初中生欺凌受害和疏离感的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