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研究
【6h】

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正在成长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介

1.1.2 社交化成为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科学传播理论综述

2.1.1 科学传播定义

2.1.2 科学传播模式

2.2 社交媒介场域理论综述

2.2.1 场域

2.2.2 媒介场域

2.2.3 社交媒介场域

第3章 社交媒介场域对科学传播各主体的影响

3.1 社交媒介场域对政府的影响

3.2 社交媒介场域对企业的影响

3.3 社交媒介场域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3.4 社交媒介场域对科学共同体的影响

3.5 社交媒介场域对公众的影响

第4章 社交媒介场域的科学传播模式的构建

4.1 公众在科学传播中的核心地位

4.2 公众与其它科学传播主体的关系

4.3 以公众为中心的科学传播模式

第5章 基于社交媒介场域科学传播模式的案例研究

5.1 案例描述

5.1.1 PM2.5 事件始末

5.1.2 社交媒介场域对PM2.5事件的场效应

5.2 案例分析

5.2.1 公众对企业的推动

5.2.2 公众对科学共同体的推动

5.2.3 公众对政府的推动

5.2.4 公众对传统媒体的推动

5.3 案例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总结

6.2 后续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互联网作为科学传播的新生力量迅速崛起。当前互联网应用正在朝社交化网络方向发展。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着当前的信息环境,培养了公众新的媒介使用习惯和传播意识。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将场域理论创造性的引入社会学的研究,解释当代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他将社会划分为权力场、科学场、文化场、经济场等场域。媒介场域是文化场域的一部分,并且和其它场域互相影响。社交媒介以其自身特点形成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媒介场域,即社交媒介场域。现代的科学传播不仅仅是科学信息从传播者到公众的传播过程,也是公众力量的不断膨胀,社会各因素之间凭借各自拥有的资本不断互动的过程。原有的科学传播模式主要都是从内容传播的角度,揭示出信息在科学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本文将场域理论引入科学传播领域,以新思路、新视角全面地观察和研究科学传播客观实践,探究社交媒介场域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构建社交媒介场域下的科学传播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贾煜;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褚建勋;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传播媒介;
  • 关键词

    科学传播; 媒介使用; 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