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适宜性技术体系评价研究
【6h】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适宜性技术体系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适宜性技术体系及模拟评价

2.1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适宜性技术体系

2.2 标准模型构建及参数设定

2.3 需求最小化技术策略模拟及评价

2.4 供给最优化技术策略应用及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适宜性技术体系集成优化方案

3.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筑能耗预测模型研究

3.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及训练数据确定

3.3 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分析及方案优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分析及增量经济效益评价

4.1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

4.2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增量成本分析与增量效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附录C 被动式建筑技术体系能耗预测模型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因其所独具的超低能耗、高舒适环境、低碳排放的特性,深受国内外一致好评,是未来建筑节能研究领域和建筑市场发展的方向以及必然趋势。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尚不成熟,国内现有被动式示范性建筑项目基本照搬欧洲经验与数据,参照德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体系指标,直接引用国外相关技术,而目前欧洲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集成体系还未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大规模实践和成熟的解决方案。此外,我国对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判定仅限于单个构件或技术设备的独立能耗为基础,缺少对整个建筑的一次能源消耗量的定义和限值,并且对于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目前都只能进行粗略估测,因此无法客观评价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体系的能效水平以及其增量成本和所带来的增量成本经济效益。  鉴于夏热冬冷地区气象条件、设计理念等诸多方面较国内其他气候区存在较大差异,充分考虑夏热冬冷气候区住宅建筑保温、隔热和能耗控制的复杂需求,首先综合运用理论探讨、模拟研究等方式,对影响夏热冬冷气候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能源节约水平的各分项因素进行评价,对适宜性技术策略的优劣进行定量化分析。  其次,通过BP神经网络、正交试验方法将各项技术进行组合,分别模拟采用各项技术集成方案后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整体节能水平,建立了一套适合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能耗预测模型,可比较不同被动式超低能耗控制技术集成方案的优劣,指导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设计。此外,优选出了该地区最适宜被动式节能技术集成优化方案,该方案可作为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技术集成体系。  最后,对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进行了增量成本和增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在夏热冬冷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市场潜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