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动星系核反馈与外流性质研究
【6h】

活动星系核反馈与外流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背景简介

1.1 黑洞与星系的关系

1.2 AGN介绍

1.3 E+A星系介绍

1.4 类星体中外流和尘埃辐射的关系

第2章 E+A星系中的活动星系核研究

2.1 研究目标

2.2 样本选择——强H δ吸收线的活动星系核

2.3 BC03简单星族模板拟合

2.4 强Hδ活动星系核基本性质、结论和展望

第3章 高红移类星体外流与热尘埃辐射研究

3.1 研究目标

3.2 样本选择和近红外光谱指数

3.3 相关分析

3.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M-σ关系和MBH-Mbulge关系表明,在椭圆星系中,黑洞与星系存在共同演化。通过前人对类星体的研究,得出M-σ关系对类星体仍然适用。这表明:活动星系核与恒星形成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对于活动星系核的活动与恒星形成之间的具体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有的看法认为:由于星系相互作用等原因,导致气体损失角动量,之后气体向核区涌去,星爆活动和活动星系核可能被激发。而活动星系核的活动,又可能反作用于恒星形成过程,由于大量能量的释放,可能导致气体被吹散或抑制气体的冷却,从而抑制恒星形成。这一反馈过程同样也可能终止黑洞的吸积,推论出黑洞的吸积率与恒星形成也可能存在某些关联。同样,吸积物质而释放的能量通过何种方式、以何种效率来影响恒星形成或影响周围的气体,这也是讨论的关键点之一。
  外流是活动星系核(AGN)反馈的载体,对其性质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SDSS中的红移约等于2的类星体样本的红外性质研究,发现外流强的类星体其红外辐射也显著加强。这可能是由于外流中包含有大量热尘埃或者外流与外界气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额外的红外辐射。高速外流可以通过风的黏滞裹挟来吹走冷气体云团。类星体产生的外流可能吹走寄主星系中的冷气体从而抑制恒星形成的过程。
  对于活动星系核与星系中恒星形成之间关系的研究,关键点之一是如何确定活动星系核活动与恒星形成之间的时间问题。E+A星系明显在最近的演化过程中,经历过一次星爆活动,然后恒星形成过程终止。我们构建了一个Hδ吸收线强的活动星系核样本,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和普通E+A星系相似,有很低的恒星形成率,并在1Gyr前曾经经历过一次剧烈的星暴过程,然后恒星形成过程终止。Hδ吸收线强的活动星系核可能给研究活动星系核与恒星形成关系提供一个很好的时间标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