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机网络视域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6h】

手机网络视域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手机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及相关问题概述

一、手机网络的界定及特征

二、手机网络视域的含义

三、实效性的概念及评判标准

四、运用手机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 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综合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现状

二、问卷调查分析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差异性

第三章 手机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手机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手机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手机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运用手机网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究

一、深刻分析宏观环境,审时度势

二、积极创新中观平台,因势利导

三、全面把握微观环境,疏通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展开▼

摘要

2009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步入“3G”时代,智能手机功能的快速发展和使用普及率,使得手机上网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学习、娱乐的新风尚。手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大学生群体。2016年1月,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90.1%,学生群体占比为25.2%。手机网络快捷等特点,使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涉猎各种网络信息;各种应运而生的手机app软件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同时,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刃剑’效应也日益凸显。如何科学运用手机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教育者、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论文中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在参阅大量文献、书籍,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础上,概括了手机网络的特点、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状况及手机网络给大学生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然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分层研究如何运用手机网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举措。本论文的写作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对手机网络的概念、特点,手机网络视域下提高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问题及理论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在借鉴有关网络使用现状数据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上网目的、上网形式、对网上良莠不齐信息的甄别力等方面进行调研,全方位深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行为的差异性,为第三部分问题的分析及第四部分有效对策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撑。  第三部分,对手机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反两面影响展开论述,分析手机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凸显的实际问题,重点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环境因素论述手机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的原因,为对策的提出,找到症结所在。  第四部分,从营造宏观、中观、微观环境,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寻求手机网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这有利于教育者重新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模式,转变手机网络对大学生思政治教育的不利局面,使手机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进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著录项

  • 作者

    王盈盈;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玉芳;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手机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