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11-08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

会议文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学风,即学习的风气,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总的治学态度和精神风貌.高等中医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中医人才、弘扬中医文化的重任,其学风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素质,进而影响今后中医人才的发展.因此,高等中医院校着力建设优良学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大学生心智都较为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监督的能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优良学风的培养与形成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因此,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要调动被教育者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把“以人为本”的自我管理思想贯穿于学风建设的始终,才能获得力量。
  •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医药大学生的学习绩效状况的调查,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影响大学生学习绩效水平的心理因素,为高校改革学生绩效评价体系、解决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心理问题提供直观的参考。要利用多种智能展示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绩效,通过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和项目来评价,利用任务驱动来评价的学生的学习绩效,在特定的情境中考核学生的学习绩效。
  • 摘要: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高校、银行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应予以关注、积极参与。政府和高校应从单纯注重“量”的提升逐步转移到“质”、“量”并重,提高资助资金效率上来,通过健全完善资助政策、拓宽资助渠道、优化资助结构,培养可持续的资助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 摘要: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的特殊群体,仅仅给予“输血式”的扶助并不利于他们独立成长,通过积极的理财引导和实践,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提升理财素质和能力,形成一定的财商,是逐步摆脱“输血式”扶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贫困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 摘要: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工作落到实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提出了"广大辅导员要开展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的深度辅导工作"的要求,以确保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得到至少每年一次的、有针对性的深度辅导.我校学工部响应教工委的号召,充分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深度辅导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rn 深度辅导工作必须有完善的体系保障。这就要求从学校层面紧抓辅导员体系的建设工作。目前,我校已建立较为系统的深度辅导谈话流程:由班主任老师和导师主要负责跟学生谈话,如果发现有些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情况和问题,逐级上报给学院、学工部,再由学院专职辅导员、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学工部专职辅导员给有特殊情况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附:深度辅导谈话流程图)。在此基础上,深度辅导工作还应配备足够岗位职数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建立辅导员深度辅导的激励、监督与评价机制。
  • 摘要: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等学校中的辅导员逐渐赢得了社会对其教师身份的认可,被认为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大使命,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辅导员如何能够在学生群体、教育体制、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自己的工作呢?本文提出要正确认识当前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讲究工作方法,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 摘要:针对90后新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校新生建立“家庭式”班集体,努力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一方面能使新生在陌生的环境里产生归属感,以此作为初次离家独立生活的过渡,有助于疏解由此产生的不安和孤独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营造一个和谐的集体生活环境,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助、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学习进步。
  •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应常做常新.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新的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笔者在近年来以中医院校的二级学院为试点,探索构建"教育、管理、研究"三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新模式,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实现了学生工作的新跨越.本文拟结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工作的实践对该模式进行探讨,在教育方式方面,从单向的灌输转为双向的交流,在心理教育方面,从被动的心理防御转为主动的心理引导,在教育侧重点选择方面,从偏重群体教育转为群体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优化方面,从泛化的教育为主转为以主题教育为主;在辅导员定位方面,从“高级保姆”转为“学生的导师”,在绩效管理方面,从一般管理转为目标管理和品牌化管理,在人员管理方面,从泛化的管理转为重点构建“两个团队”,在依托教育资源方面,从单一依靠学校的管理转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在学生科研方面,从单纯关注学习成绩转为“学习、科研并重”,在辅导员科研方面,从埋头做事转为“做事和科研并重”,把科研当做事业来做。
  • 摘要:素质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必须从战略和长远地角度出发,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要全面更新教学模式,全面准确地把握素质教育思想,推进个性发展教育,突出文化素质教育,既需要人文社会学科的渗透,更需要现代科学的支撑。
  • 摘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今许多国家都在探索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塑造。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自身的理性、情感和意志方面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必须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摘要:没有科学创造力的大学是落后的,没有人文感召力的大学是麻木的,科学气质与人文精神是大学的双翼,不可缺失.学院文化,是指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理念、科学气质、人文精神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凝聚师生力量的精神纽带.近年来,我院在学生文化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党团建设载体:强调党建对团建的带动作用,核心文化载体:重点是打造学院的品牌活动——“针推节”和“针推之星青春风采赛”,社会服务载体:主要是组建“党员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竞技比赛载体:我校每年将举行田径、球类、传统保健等竞技比赛,感恩教育载体:近年来,我院通过校友设立了“田杰助学金”和“马里兰爱心助学金”。科学精神是贯穿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班级文化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行为文化的塑造方面,包括学风、思想作风、团队协作精神等集体风尚。
  • 摘要:中医学理论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适时、合理地吸收了古代百家之长,将百家之说巧妙地融会贯通,运用于对生命与人体的认知中形成的,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相通,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高等中医院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好中医学,建立中医思维,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水准。
  •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数量和种类也在逐年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作为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探究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能够有效调动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使学生社团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学生社团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设,不断改进的过程,高校应顺应学生社团日益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动高校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加大引导力度,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校充分发挥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有很大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各高校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没有完全发挥,缺少整合,缺少相互合作,没有做到发挥优势和特色,提出要突出高校特色优势,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开展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进社区,以评促建,打造社会服务型校园文化品牌,提炼共享资源,实现社会服务共享,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发挥高校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功能,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摘要:生命意义感是个体对生命存在的理由及重要性,即对自己生命存在价值与意义的知觉与感受的程度.关注人的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漠视生命、自我伤害、伤害他人、空虚无意义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已成为高校学生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已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鉴于此,笔者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院、各专业共8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命意义感调研,从而提出了学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要重视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创造讨论生死问题的教育氛围,在学科教学及实践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爱的能力,多途径引导大学生追寻生命意义。
  •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在学工部的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摸索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打造管理学院学生工作亮点.目前,已经形成了服务+实践+就业的学生工作模式.以服务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动性,以实践为平台,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主体,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大局。在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先进性期望的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对普通学生有着强有力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应该深入地在学生党员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党员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引导他们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努力践行。要改革教学活动,畅通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抓党内组织生活,激发学生党员角色意识,抓宣传活动,营造育人环境,抓科研创新,适应新一代党员的需求。
  •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反复证明,凡是成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必然遵循了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要应用认知理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应用动机心理规律,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应用需要理论,激发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应用意志心理规律,坚定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应用行为理论,提升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应用情感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 摘要:笔者通过剖析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价值,并采用调研的方式分析其现状及对策,以求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效果最佳化的达成有所裨益。通过实践的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意义是凸显的,关键就是如何使该项活动走上规范化的道路,核心在于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多方位的系统性机制,目标在于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搭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平台,实现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基地化和项目化。注重事前和事中的培训,实现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全方位构建系统性机制,实现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有序化。拓展宣传途径,实现中医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效果的延续性和价值化。
  • 摘要: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应采取从整体功能方面进行有效转换、整合、体现优势、扬长避短的发展策略。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发展和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通过青年志愿者队伍宣传、普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才能更好地融入社区服务。
  • 摘要: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性的认识,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体系、教学体系、实施体系、育人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 摘要:医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怎样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批甘于奉献,能服务社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提出要在加强“两课”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党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
  • 摘要: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过分夸大了“专业技能”的影响力,即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可迁移技能”的培养。要明确自己需要重点发展哪些技能,并通过校内外的各种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培养这些技能,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过好大学生活。具体可有:学校通过教学计划的强力实施来保证学生的可迁移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换言之,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在课堂,主体是课程教育。例如国外通常开设的劳动实践课、社区服务课等,就是通过教学计划强制实施可迁移教育的例证。把课程教育列为中医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同时开创第二课堂,明确专业实践的社会服务体系,明确各个环节的“学以致用”。通过青少年志愿者协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医院见习等加以实施,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服务意识和人文价值观。中医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经验科学体系”,中医课程教育应当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面向生活的体系,一个基于临床的师生共建的互动。“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是中医实施素质教育的经典名言,同时也是发展可迁移技能的正确途径。积极参与一些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提高综合技能,是很有帮助的。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还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听取他人反馈,从而更恰当、客观地评价自己。邀请职场专家、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等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到,应该注重培养哪些技能。这些模拟的面试活动,尤其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能带来最新、最实用的面试技巧及方法,给同学以最直观、最深刻的技能教育。
  • 摘要: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其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无业可就”,而是如何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转变其就业观念的问题。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工作形成了许多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对这些品牌活动不断深化,对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县乡医院广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到基层医院学习调研,创新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在基层就业创业的典型走进文化节,依托“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基层,增强就业创业本领,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树立模范榜样。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加剧,心理疾病较之以前呈高发趋势,人们对于心理治疗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作为医疗队伍中的后备力量,自身处于青年期和成年期交接时期,兼具两个时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在外在压力下易产生心理问题.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中医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rn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鼓励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基于这样的理解,中医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充分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作用,即从理念系统、目标系统、方向系统、内部组织系统、输入系统以及输出系统这六大子系统着手,进而形成六大子系统的合力。
  • 摘要: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证明贫困大学生确实存在“心理贫困”的现象,我校也不例外。而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长效、高效的“心理脱贫”机制,是社会各界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要建立更完善的“奖、助、贷”系统机制,建立更全面的学校健康教育机制,引导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康的自我调节机制。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构建和谐校园,远非一时一日之功,这不仅需要贫困生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和政府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主动调适自己,做生活的强者。可以说,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他们的健康心理,就没有高校的稳定,也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的建设。
  • 摘要:面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构建大学生和谐精神家园。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大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提升心理咨询的科技水平与服务质量,不断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队伍,不断完善良性互动的信息共享与应急处置机制。
  • 摘要:面对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遗患,创业观念上有误区,大学生创业时能力上的困境等诸多困难,大学生如何走出困境,寻找出路,真正实现自主创业,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及早确立职业发展规划,确立创业的方向和信心;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加强实训,全面培养自己的实战能力等。
  • 摘要: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将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逐渐形成了"以三个相结合为主渠道,推动医疗志愿服务与中医药科普文化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西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实践特色.经过多年探索,社会实践工作已成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以三个相结合为主渠道,逐步彰显社会实践特色,以长效机制建设为切入点,逐步强化社会实践特色,以实践成果为新起点,逐步提升社会实践特色。
  •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在大学生中已占半壁江山。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大事。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是指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为目标。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和辅导,并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时间段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模式。
  • 摘要:作为培养者的中医药大学应注重第一课堂,抓住第二课堂,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配合,营造一种求实、探索、创新的校园氛围,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长远的发展动力。作为21世纪的中医药大学生,抓好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锻炼自己的科学精神及能力,在学习中坚定自己的信念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学习中勇于创新。只有具有科学精神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使命。要使中医学在现代医学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医学事业蒸蒸日上,积极培养中医药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及能力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共生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新一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日益凸显,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与大学生涯、拓展个性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通过全面的调研和实践,创建了"坐标与起航工作室"这一融生涯规划指导、大学学业指导、大学生活指导、大学生心理援助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生涯教育的新载体.
  • 摘要: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 16号)精神,结合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几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本建立起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营造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精心构筑充满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气息的以"大医之路"为代表的校园文化.实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大传承,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大提高,校园和谐文化氛围的大发展,构建了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 摘要:高等中医教育中一味重视吸取当代文化,忽视传统文化教育,致使中医学与其传统文化的发生断裂,也使现代中医人出现“异化”现象,许多中医人抛掉中医理论和辨证施治的方法,采用西医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创新”有余,而继承不足。离开继承的中医创新发展,就会丧失自我,迷失方向。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具有强烈中医文化认同感、真正领悟中医理论精髓,把握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对中医“真信、真懂、真用”,又具有现代科学素养的现代中医药人才势在必行。提出要确立科学的高等中医人才观,凝聚社会合力,培植传统文化土壤,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中医传统文化氛围,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传统文化育人效果,将传统思维教育贯穿于中医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
  • 摘要:当前社会,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当前就业压力大,快速变革的社会条件下,培养优秀、优质的人才,是值得全社会和高校认真研究的问题.提出要重视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为青年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志愿活动,科学的管理和专业化团队建设,加强青年志愿者的自我管理和队伍拓展。
  •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为刚入学新生提供的各种活动、课程和服务,目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据调查,从2011年起,大学新生95%以上为90后,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入学教育更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各高校均受到高度重视.了解90后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我院的具体实践,针对90后新生特征,我院全体老师通过学习交流,制订了七“之”登科教育体系来迎接新生。大学之韵——“军训国防”系列教育,大学之道——“初入大学”系列教育,大学之爱——“认识大学”系列教育,大学之学——“自我发展”系列教育,大学之美——“飞翔计划”系列教育,大学之魂——“国之栋梁”系列教育,大学之旅——“素质提升”系列活动。提出人学教育是全员工程,从学生到教师、从员工到领导都要参与,从不同角度为新生提供服务。入学教育要专业化,对人学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入学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需求,提高针对性。各种形式综合利用,提高入学教育效果。发挥新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个性化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新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知识。
  • 摘要:南京中医药大学根据“草坪化”工程和个性化引导相结合的理念,同时颁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学分管理办法》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奖励学分暂行规定》,其中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是一项“草坪化”的工程,要求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到以下八项内容:参加或创建一个学生团体;学会一项业余技能;精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或练好一口普通话;参加一组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或学校提一条有充分调研依据的合理化建议;听一组(6场)学术讲座;参加一项素质拓展的其他活动,包括参加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科技发明、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学术科技活动,以及思想道德理论、文化艺术体育、身心健康发展等活动。素质拓展学分与毕业挂钩,完成“八个一”工程的学生可以顺利获得相应学分,否则将无法顺利毕业。素质拓展“八个一”工程在我校有着良好的基础平台,目前我校的品牌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不少素质拓展的平台,如引导学生终身自我教育发展的“杏林修身”工程,一年一度的青年文化节、科技文化节、金秋艺术之旅、社团巡礼月,名人名师名家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学术报告厅、人文报告厅、周五讲坛、读书月活动,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医桥工程”、“农民健康百村工程”为代表的志愿服务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同时我校15个学生组织、89个学生社团也为学生参与学生团体,经受社会化和自我成长的锻炼提供了丰富的阵地。rn 素质拓展奖励学分则是鼓励培育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在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文学创作、文艺体育等方面表现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给予奖励的一种措施,从而引导广大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培养。奖励学分不但可以充抵任选课学分,还可以记入奖学金的计算,更有吸引力的是可以记入保送研究生考评分的计算或直接保研,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素质拓展和个性化培养的积极性。
  • 摘要:近年来,独立学院招生和毕业生规模逐年递增.截至2009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每年毕业生近40万人,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独立学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核心任务即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学风建设.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在学风建设水平上远落后于办学规模,与独立学院的办学要求不相匹配,学风建设亟待加强.要软硬兼抓,奠定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基础,做好规划,建立健全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重视引领,树典型抓骨干形成示范作用,强化互动,搭建师生共促学风建设平台。
  •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勤工助学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有利的条件,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已经不再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勤工助学的活动中来,这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就业能力和心理成长有着很大的提高和帮助作用。2010年笔者所在党组织通过项目合作,以我校后勤部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载体,并依托我校学工部勤工助学中心,对创新大学生勤工助学联动育人的模式开展了有益尝试,收效良好。同时项目组通过调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及联动育人新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完善和推广该模式的思考与建议,在此仅以浅见求教同仁。
  •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压力,保证他们不因经济原因而失学,是党和政府对高校提出的明确任务目标.国家助学贷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的内在要求,是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爱护的政治工程和民心工程.rn 河南中医学院秉承“铸爱心工程、育诚信英才”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扎扎实实、耐心细致做好工作,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目标。rn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报告明确指出了“诚信”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指明了通过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取得工作成效的方法途径。
  • 摘要: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河南中医学院实施了辅导员培养工程。主要开展了辅导员专业团队建设工程,推进职业化建设,实施青年辅导员导师制,创新培养机制,实施全员、全方位培训,努力打造一流的专业化学生工作队伍。对于今后进一步做好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创新,进一步研究好、实施好辅导员培养工程,要建立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坚持工作创新。
  • 摘要:班级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进行德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阵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怎样的教育,都不如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集体给他教育更多."增强班级凝聚力,推动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班风,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集体主义精神存在淡化的现象,班级凝聚力建设面临诸多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搞好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要以爱心鼓舞人心,以形象感召人心,以制度规范人心,以活动凝聚人心,以网络引导人心,总之,新时势下诸多因素弱化了大学班级的凝聚力,对做好班级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必须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在班级制度、班级活动、网络支持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使班级经受住各种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
  •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出发,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民族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流交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衡量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开创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新局面,努力把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困难,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 摘要:中医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但是核心相同,目标都为发掘和培养每一个人的潜质而努力,但是中医药大学生更需具有良好道德情操,他们承担着传承和发扬几千年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他们不仅仅要有知识,更要具有良好的中医传统文化修养。做到既要有智慧,更要有责任;既要学会敬畏生命,更要学会关注人类健康;既要学会关注自我,更要学会关注社会。那么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哪里,笔者认为要以德育为先,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为根基,导师制为介入点,关键活动为枢纽,学校完备体制建设为保障。
  • 摘要:中医药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个特殊部分,它同时也属于社会群体的范畴。是指接受过中医药文化理论实践教育的人,不仅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中医药大学生素质教育所包括的内容就是在普通大学生所要求的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其研究和实施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rn 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中,文化底蕴是基础,身心素质是前提,专业素质是核心,各种素质的教育应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保持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把素质教育的发展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中医的特色,将传统和现代的教育模式相结合,做到继承的同时将创新融入其中。
  • 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在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点希望: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搭建广阔的平台。搭建以寓教于情、寓理于情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提升平台,搭建以突出专业特色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搭建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重点的人文素质培养平台,搭建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培养平台,搭建以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为先导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平台。
  • 摘要:多年来,学校精心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尤其是依托学校优质资源,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实现第二课堂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着力优化校园环境,营造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着力实施“两项工程”,打造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着力完善“三项举措”,保障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实施,着力实现“四大目标”,提升中医药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水平。
  • 摘要:本研究聚焦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与干预中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监控与干预报送体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rn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控报送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各高校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网络建设,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切实提升高校心理危机监控与报送工作的水平。rn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控报送体系,将进一步加强全市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的信息收集、整合,对及时地进行危机干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提高干预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rn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控报送体系,将有利于把握高校心理危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今后市教委制定或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以便市教委更好地指导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rn 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监控报送体系,将为今后进一步构建网络化的高校心理危机监控报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为今后开发高校信息网络报送平台,及时有效掌握信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切实保障条件。
  •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等中医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主渠道,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目前,部分中医院校较重视科学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相对薄弱.提出要将中医院校人文精神教育融入中医院校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中医学生的医德修养。
  • 摘要: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或他们家庭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贫困容易使人产生“畸形心理”或“不健康心理”。这不仅使当事人经历艰难的心理历程,并产生有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而且有极为明显的“潜伏”作用。从提升全体大学生和国民素养的角度看,贫困大学生更应受到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希望通过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应用,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工作,帮助他们从心理上真正“脱贫”、“脱困”,维持他们精神家园的和谐,鼓励他们愉快的生活和学习,激励他们实现人生价值,把所学所悟,奉献社会。
  • 摘要:团学组织是中医药院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校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它在引导教育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提高团员青年综合素质与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在繁荣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机制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中医药院校团学组织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得到教育与管理者的重视与解决,进一步发挥团学组织的作用.要立足于时代要求、青年渴求与行业需求,加强理论政策学习,提高团学组织应对多元思潮冲击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创新团学组织建设,以“三个结合”加强团学活动品牌建设,加强就业创业服务是团学组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团学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实现团学组织的传承与发展,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构建团学工作新平台。
  • 摘要:本文中把学生党员胜任特征定义为可以量化的并且驱动党员优秀工作绩效的深层次特征,包括动机、个性特征、自我认识和社会角色以及知识技能这四个部分,相应的胜任特征模型是这些深层次特征有机的组合。rn 考察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否能被吸纳入党的队伍,需要从基准性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两个方面去考察,笼统的看“表现”是不足的。如果说基准性胜任力体现的是一个人能够做什么的话,鉴别胜任力体现了这个人愿不愿意做的问题,相比之下,鉴别胜任力更加重要。rn 对一名学生的考察要分五步走,既要关心专业技能,也要注意考察动机、品性、自我认知、社会角色等不容易考量的因子,虽然在冰山模型中越靠下的指标越重要,但是也越难考察,因此越不受重视,从而在实践中,出现“倒挂”现象,这是应该坚决摒弃的。rn 要重视对学生的培训和激励。培训,可以让不是非常“胜任”的学生尽快成熟。激励,则可以让已经成熟的学生更加上进。目前,党内的培训制度主要包括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政治理论学习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党内激励制度包括物质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和政治激励等方式。基层党支部应该放眼全局,即加强对广大学生的培训和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又能坚持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党内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
  • 摘要:高等中医院校是国家专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提出形成了“惠于名师的传承能力、基于经典的思辨能力、源于实践的临床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的“三能力一提高”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各级共青团组织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为工作目标,切实发挥共青团的各项职能,积极参与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主体,参与教育教学决策,德育为先,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能力为重,让学生实现发展,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 摘要:高校党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加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事关党对高等学校的坚强领导,事关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应当准确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针对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导入先进的学习理念,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构建清晰的共同愿景,优化组织的结构设置,加强团队的学习合作。
  •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与中国农业大学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对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一点就是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高等中医药院校有着和农业大学一样的实践优势,可以在中医药领域尽可能服务"三农",通过服务"三农"来培养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在中医药领域的科研、技术推广能力。要在已建立起来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抓好制度创新,激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抓好形式创新,不断探索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实践,抓好质量创新,吸引更多力量共同支持参与中医药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构筑必要的平台。
  • 摘要:大学生压力的有效缓解是一个社会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比如社会公平机制的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政府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措施等。从辅导员岗位的特点来讲,开展以下的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开展压力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观,开展成才观教育,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培训,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工作对策需具体化,开展职业生涯辅导,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校各部门需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
  •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要加强领导,重视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拓宽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提高认识,加大学校的周边环境治理力度。
  • 摘要:分年级分层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我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和重要内容,是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与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是根据教育对象成长的阶段性、教育内容的递进性、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而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rn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并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不同年级侧重开展不同的教育内容。rn 一年级侧重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校规校纪教育,学风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业进程教育;二年级侧重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三年级侧重开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四、五年级侧重开展国家发展形势教育,中医药事业成就和发展前景教育,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成才教育,就业观教育。rn 上述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实施要求是统一的整体,有机地贯穿于一年级到四或五年级的全过程,并根据学生在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特点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互相衔接。
  • 摘要: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分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素质三个层面。虽然就业能力不能保证现实的就业,但是它可以增加一个人获得工作的可能性。陶晓霞认为就业能力可初步归纳为智慧胜任能力、实践执行能力、信息利用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个性适应品质。其中智慧胜任能力和实践执行能力属于人力资本范畴,信息利用能力则可归属于社会资本,情绪调控能力和个性适应能力则属于就业心理调适范畴。陶倩等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志愿服务可以促进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社会资本的扩充和就业心理的调试,从而提高个体的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就业。服务患者的志愿者活动是课程、服务与反思的结合,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人力资本,扩展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完善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
  • 摘要: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湖北中医药大学肩负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为湖北的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输送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历史使命。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方法,培养出一大批素质高、知识全面、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是完成这一重任的根本保证。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完成这一重任的内在要求。我校充分发挥就业的导向作用,领导重视,完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主动出击,拓展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巩固成果,注重项目拉动,积极引导学生向基层就业,深化内涵,开设相关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创新思路,创业带动就业,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以就业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 摘要:在大学里,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至少要比初高中时期的关系复杂。大学寝室里的人际关系更是微妙。大学的集体生活对于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是一段难以磨灭的影响深远的岁月。寝室人际关系处理的好,无疑会促进自己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步,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心灵上的伤害。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呢?提出建立和谐寝室人际关系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建立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长效机制。其实,大学生的寝室关系不难处理,关键在于人的素质。如何张扬自我的同时还能保持一种融洽的寝室氛围,解决彼此之间的矛盾,有一个文明、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是每个处于其中的人都想处理好的一个问题。而事实上,它不仅仅是寝室文明的问题,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还会影响同学学习和工作的心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大学生应该提升自身内涵,有容人之量,互助友爱,和睦相处,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摘要: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我国高校已经开始重视生命教育这一重要课题,并在各高校普遍展开。但是,从客观来说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生命教育形式的单一和内容的落后等都对生命教育的开展不利。要建设和谐的校园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生命教育应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力改进和拓展。而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运用中医药文化特色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必然能增强其生命意识,能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完善生命,最终使大学生的个体生命走向真、善、美的和谐,为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使我国生命教育事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 摘要:高校的网络心理咨询尽管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好网络心理咨询,深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和提炼。要加快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硬件建设,大力宣传和普及网络心理咨询相关知识,加快打造一支组合科学、素质过硬的网络心理咨询服务主体队伍,完善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管理机制。
  • 摘要: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前身为新疆中医学院。1998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原新疆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遂成为新疆医科大学一所副厅级建制的学院,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学院。rn 自2007年至2010年以来,是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总体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多,无形对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新疆中医药发展滞后,中医院设置较少,更多的受地域限制,东疆地区没有中医院,南疆地区仅有一所中医院,北疆也极少,乌昌地区中医院现聘用的全部要求研究生学历,供需矛盾十分尖锐。无疑对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在困难面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就业市场,寻求就业途径,不断研究和改进就业方法,主要抓四方面的工作:①领导重视,层层落实。②提高服务意识,改变旧的就业思想理念。③加大宣传力度,利益好就业政策。④充分利用供需见面会有利时机,广泛了解社会需求,建立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平台。⑤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进一步落实就业计划。⑥做好总结工作,开辟新的工作思路。提高就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全方位地了解各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使中医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保持在大学的先进行列。
  • 摘要: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也遇到了很多制约性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离不开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形成合力,来进一步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需要从前大学阶段开始做起。对于高校来说,要在现有体制内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使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观,注重扎实推进,完善社会实践各项机制,注重对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挖掘,注重对社会实践资源的规划和整合,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采用科学的评估量表制度。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高等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高校的职能也有了较大的扩展。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文化的基地,而且应该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哺育场所、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高校能否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能否把提高学术水平与创造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已日益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如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就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创业人才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湖北中医药大学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及湖北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整合校内外资源,创建湖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通过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使创业基地建设制度化,运营模式先进,项目管理科学,使创业基地建设模块化,校企合作共建,典型示范引领,使创业基地建设规模化。
  • 摘要: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如何将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及与医护人员的关系等新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2003年温州医学院对抽取的202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测查,结果显示,有28.3%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休学的占休学人数的46.3%,占退学人数的68.7%,提示医学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情况不容乐观。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低于全国正常人群水平,各个因子均分都明显偏高,与常模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与同类研究相似。结果揭示,临床医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加强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专业化工作体制,结合中医学科特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立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
  • 摘要:对于医药卫生职业而言,较强的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特性,以及专业教育背景与职业发展的紧密性,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更是对医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提出了相对较高标准的要求。如何在大学阶段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职业指导教育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我校以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发展之路,以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教育质量,以完善教学管理,提升教育效果,鼓励科学研究,凝练教育成果。提出要提升对职业指导教育作用的认识,完善对职业指导教育内涵的建设,理清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思路。
  • 摘要:学工部围绕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要求,围绕中医药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素质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就业创业素质教育,通过平台式、模块化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实施和渗透,并形成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具体包括以树立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素质平台,下设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安全法制四个模块;以提高心理素质为核心的心理素质平台,下设情感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创业就业心理四个模块;以提升专业素质为核心的专业素质平台,下设专业兴趣、专业思想、专业提升、实践创新四个模块;以培育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平台,下设国学修养、艺术修养、身体素质、生活养成四个模块;以提高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创业素质平台,下设职业认知、生涯规划、就业帮助、创业教育四个模块。
  • 摘要: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人文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显现出自身独特的现代价值.在悠久中医文化氛围的熏陶与塑造中,中医青年具有重要的文化使命;自觉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中医文化精髓,传播人文精神,延续中医医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关系中医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 摘要:斯坦福大学诞生于1891年的美国西部,从创办时起就是一所非传统的新型大学,并没有模仿美国东部名牌大学的理念和模式.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国际性大学,学生种族各异,文化传统差异极大.斯坦福大学的德育教育在和谐、包容的多元文化氛围中展开,该校运用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丰富的社团活动、开设社会伦理课程和建立道德伦理中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既有统一的基本道德要求,又不完全约束学生个性价值取向的发展,塑造了学生个性化的价值观.
  • 摘要:医学发展时至今日,已愈趋需要闯出新的天地。尤以近年为例,汉方医学在日韩之崛起,中西医医学之密切交流不得不引起重视,这也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之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所以在承袭传统西式教育的同时,能否将通识教育引入中医药大学生之教育培养方面,值得每一位有志之士来殚精竭虑。教育乃兴国之大计,采取先进之方法往往能事半而功倍。而作为中医药大学之学生,所见所学尤需深远,如此才可施展抱负,造福百姓。通识教育自古乃中国教育之重要手段,至近现代引入欧式教育方法才逐渐有所忽略。而今日发展之局面又为人们重新使用它提供了良好之平台。
  •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终身学习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探索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一直以来,我校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创新实践,努力形成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品牌与特色.结合"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精神,创办了双惟实践班这一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力)、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新载体,五年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升,改革与实践结下累累硕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