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建中汤治疗阴黄(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6h】

小建中汤治疗阴黄(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旨在观察小建中汤治疗阴黄(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该方对阴黄(脾虚证)的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好的基础。  方法:将符合阴黄(脾虚证)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小建中汤治疗。两组观察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侯积分、肝功能、凝血指标、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评价。  结果:1、临床证侯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00%,对照组为87.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1)将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胁痛、乏力、纳差、腹胀、大便稀溏、恶心呕吐、黄疸等证候积分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纳差、乏力、腹胀等证候积分相比较,P<O.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黄疸、胁痛、大便稀溏、恶心呕吐证候积分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3)在治疗第8周时,两组间在胁痛、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恶心欲吐的证候评分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而黄疸的证候评分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3、肝功能应答:至观察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值均较前下降;分析可得,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凝血功能应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PTA 值有所上升,但经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在治疗后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5、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均良好。  结论:1、小建中汤以其温中补虚,护肝退黄的功效,对阴黄(脾虚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  2、小建中汤可有效改善阴黄(脾虚证)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胆红素及转氨酶水平,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肖恒;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振斌;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阴黄,脾虚证,黄疸,小建中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