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种中药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的研究
【6h】

六种中药脂肪酶抑制活性成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8

OLE_LINK1

OLE_LINK2

OLE_LINK6

OLE_LINK3

OLE_LINK4

OLE_LINK7

展开▼

摘要

目的:肥胖逐渐成为本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它是中风、高血压、冠心病、癌症(胸腺癌、结肠癌)及脂质异常血症等发病的主要诱因,抑制消化道中消化酶的活性,是当前用来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最常用方法,胰脂肪酶在脂肪水解中起着关键作用,天然中药来源的胰脂肪酶抑制剂具有低毒、高效、副作用少等特点,因此从天然中药中筛选具有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结构修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成为当前研究减肥治疗药物的热门方向。本文研究几种不同类别中药单体化合物的胰脂肪酶抑制率,并对抑制效果好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进行结构修饰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研究,为减肥药物的开发奠定一定基础。  方法:使用对硝基苯酚法,以奥利司他为阳性对照品,利用胰脂肪酶模型筛选具有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分别加入相应量的,反应底物(对硝基苯棕榈酸酯溶液)、抑制剂(本研究选取姜黄素、双氢杨梅素、芒果苷、大黄酸、反式阿魏酸、香草酸、香草醛、熊果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结构修饰后的产物熊果酸甲酯、熊果酸乙酯、熊果酸丙酯、熊果酸异丙酯、熊果酸苄酯、熊果酸钠盐、2-乙酰氧基熊果酸甲酯、2-乙酰氧基熊果酸乙酯分别配制成的抑制剂溶液)、猪胰脂肪酶溶液、Tris-HCl缓冲液于96孔板中进行反应,并在pH8.0、37℃、405nm的吸收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计算胰脂肪酶抑制率。  结果:奥利司他具有极强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65.23nM,姜黄素、熊果素具有较强的胰脂肪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61.95μM、142.76μM。齐墩果酸和双氢杨梅素的抑制活性不明显,高浓度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低于 30%。芒果苷、大黄酸、反式阿魏酸、香草醛、香草酸对胰脂肪酶几乎没有抑制活性,高浓度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低于10%。各单体化合物在pH8.0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反应进行 10min 后趋于稳定。熊果酸甲酯、熊果酸乙酯、熊果酸丙酯、熊果酸异丙酯、熊果酸钠盐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和熊果酸接近,其IC50值分别为 142.05μM、138.95μM、139.33μM、138.19μM、140.08μM,2-乙酰氧基熊果酸甲酯、2-乙酰氧基熊果酸乙酯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比熊果酸弱,其IC50值分别为185.57μM、186.66μM,熊果酸苄酯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比熊果酸强,其IC50值为79.9μM。各熊果酸衍生物在pH8.0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最佳,抑制率在反应进行10min后趋于稳定。  结论:姜黄素是一种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容易分解的黄酮类化合物,熊果酸是一种结构稳定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两者对胰脂肪酶有较显著的抑制效果 IC50分别为 61.95μM、142.76μM,姜黄素的分解产物对胰脂肪酶没有抑制作用。对熊果酸进行结构修饰并检测其胰脂肪酶抑制率,结果表明熊果酸 C-28 引入直链的衍生物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不会有提升,C-3 位引入酰基抑制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C-28 位引入含苯环的侧链可能提升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

著录项

  • 作者

    李子达;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药物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才武;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胰脂肪酶,熊果酸,姜黄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