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布司他治疗男性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6h】

非布司他治疗男性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试验器械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各组间临床资料治疗前的水平比较

3 治疗后各组疗效比较

4 治疗后有效性的分析

5 治疗过程中安全性的分析

第三章 讨 论

1 结果分析

2 高尿酸血症及血脂异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分析

3 高尿酸血症及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危害

4 高尿酸血症患者体内血脂水平的分析

5 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体内CRP和ET-1水平的分析

6 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体内SCr水平的分析

7 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人群体内ALT及AST水平的分析

8 高尿酸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的治疗

9 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的立题依据

10 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综述: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比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男性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前后相关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来评价非布司他治疗男性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门诊收治的同时符合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男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把病人分为非布司他40mg组(30人)、非布司他80mg组(30人)、别嘌醇组(30人)?分别对各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CL)、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素-1( ET-1)、肾功能(SCr)、肝功能(ALT、AST)进行检测和对比评估,并注意观察记录各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评估?  结果:  1、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有效性分析:本试验入组的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的各组患者UA、TG、TC、HDL及LDL等各项指标试验前基线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12周治疗后非布司他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别嘌醇组患者血清U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布司他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别嘌醇组比较血清 UA水平下降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TC、LDL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DL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低剂量组治疗后仅TG水平有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高剂量组治疗后TG水平降低幅度大于低剂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HDL及LD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安全性分析:治疗后三组CRP和ET-1水平均有下降,各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三组之间CRP和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布司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SCr水平较别嘌醇组水平略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别嘌醇组ALT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三组之间AST水平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布司他高剂量组患者在治疗初期痛风发生率稍高于低剂量组及别嘌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期三组痛风发作率不具有差异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别嘌醇组略高于非布司他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结论:  1、非布司他可以有效降低男性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并改善异常的血脂指标,同时不增加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血管疾病风险。  2、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有更好的降尿酸和调节血脂的作用。  3、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血脂异常男性患者的效果与非布司他的剂量相关。而治疗时应低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以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