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八会穴配伍应用的古今文献整理研究
【6h】

八会穴配伍应用的古今文献整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归纳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中有关八会穴零散配伍穴位相关论述,总结出八会穴古今临床应用的高频次配伍穴位,以及八会穴古今配伍应用治疗常用的疾病,探讨八会穴配伍穴位的特点和临床意义,为针灸科研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在《中华医典》第五版光盘中收录的古籍基础上,查阅古代文献资料,总结古代文献中有关八会穴配伍应用的相关论述。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基础上,查阅国内医学针灸杂志文章,查阅年限为1995年至2015年。将八个穴位的古代文献及现代文献分别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作为数据库,共16个Excel工作表。古代文献数据库以文献编号、病证、病名、处方分析、朝代、著作、章节、作者等项目录入;现代文献数据库以文献编号、系统疾病、疾病、处方分析、第一作者、文章题目、杂志名称、出版日期等项目录入。运用中医理论、针灸学知识、中医文献学理论对八会穴古代及现代配伍应用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  结果:  1.本研究涉及的医学古籍为34部,古代文献录入条文为1034条,现代临床文献录入为1390篇。  2.在古代临床应用中使用频次较多的是腑会中脘和气会膻中,而在现代临床应用中筋会阳陵泉与腑会中脘配伍使用频次高于其余六个穴位,而骨会大杼及脉会太渊的临床配伍应用较少。  3.通过整理古今文献发现八会穴高频配伍穴位中有相同的穴位,其主治病证有的古今基本一致,有的现代治疗病证更加广泛。  (1)中脘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气海,古今用其治疗脾胃疾病为主,但现代常用其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  (2)章门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中脘、脾俞,古代偏于用其治疗胁痛、腹痛、积聚,现代偏于用其治疗慢性胃炎、肥胖症、糖尿病。  (3)阳陵泉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悬钟,古今用其治疗肢体经络疾病和中风为主。  (4)悬钟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环跳、阳陵泉,古今用其治疗肢体经络疾病和中风为主。  (5)膈俞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肝俞、脾俞、肾俞,古代用其治疗血证、胃痛、噎膈,现代则用其治疗呃逆、糖尿病、抑郁症为主。  (6)太渊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合谷、肺俞、太溪,古今用其治疗咳喘,现代还用其治疗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7)膻中在古今文献中相同的配伍穴位为足三里、中脘,古代用其治疗噎膈、咳喘,现代用其偏于治疗呃逆、乳腺疾病与抑郁症。  (8)大杼在古今文献中的配伍穴位不同,古代常配伍膈俞、陶道、心俞、肝俞、神道等,治疗寒热病证多见;现代常配伍天柱、大椎、风池、百会、肾俞等,治疗颈椎病和中风。  结论:  1.在八会穴中,除大杼外,其余7个穴位均与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配伍使用。古代中脘、章门、膈俞均配伍足三里、脾俞;现代章门、阳陵泉、悬钟、太渊、膻中均配伍足三里及三阴交;提示八会穴的配伍应用与脾、胃、血、气密切相关。  2.在八会穴的相互配伍中,腑会中脘与气会膻中、脏会章门与腑会中脘、筋会阳陵泉与髓会悬钟、骨会大杼与血会膈俞常常相配,治疗相关疾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