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柱金花茶化学成分及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6h】

长柱金花茶化学成分及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选用长柱金花茶(Camellia.nitidissima var.longistyla)叶为研究对象,对其氯仿部位及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建立最佳总黄酮提取制备工艺方法,用VC(抗坏血酸)作为对照,通过对·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考察其抗氧化性,为开发利用长柱金花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取烘干恒重剪碎后的长柱金花茶叶,用95%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回流法提取得到乙醇总提取浸膏,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分离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薄层色谱法、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MCI柱色谱法、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结晶法等现代分离技术和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利用IR、1H-NMR、13C-NMR、MS等波谱方法,结合理化性质对其进行结构鉴定。以芦丁作为标准品,研究了长柱金花茶叶总黄酮含量测定;利用L9(34)的正交试验方法,选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作为考察因素,优选长柱金花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用VC作为对照通过对·OH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考察其抗氧化性。  结果:从长柱金花茶叶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用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了其中12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CZ-1)、3β-Acetoxy-6?,13β-dihydroxyolean-7-one(CZ-2)、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keampferol-3-O-β-D-glucopy rainoside,CZ-3)、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CZ-4)、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CZ-5)、5,7,3',4'-四甲氧基黄酮(5,7,3',4'-tetramethoxyflavone,CZ-6)、7,3',4'-三甲氧基-5-羟基黄酮(Trimetboxy-7,3',4'-bydroxy-5-flavone,CZ-7)、5,7,3',4',5'-五甲氧基黄酮(5,7,3',4',5'-pentamethoxyflavone,CZ-8)、3-O-乙酰齐墩果酸(3-O-acetyloleanolic acid,CZ-9)、正三十四烷醇(n-tetratriacontanol,CZ-10)、β-香树脂醇(β-amyrin,CZ-11)、α-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α-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CZ-12)。以芦丁作为对照,长柱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为57.50mg/g。经考察,用95%乙醇,料液比为1:40,提取温度为40℃,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作为长柱金花茶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确立了长柱金花茶中总黄酮的制备工艺,从长柱金花茶中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对DPPH以及·O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结论:从长柱金花茶叶中分离鉴定得到12个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金花茶组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来。分别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CZ-1)、3β-Acetoxy-6?,13β-dihydroxyolean-7-one(CZ-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CZ-5)、5,7,3',4'-四甲氧基黄酮(5,7,3',4'-tetramethoxyflavone,CZ-6)、7,3',4'-三甲氧基-5-羟基黄酮(Trimetboxy-7,3',4'-bydroxy-5-flavone,CZ-7)、5,7,3',4',5'-五甲氧基黄酮(5,7,3',4',5'-pentamethoxyflavone,CZ-8)、3-O-乙酰齐墩果酸(3-O-acetyl oleanolic acid,CZ-9)。以芦丁作为对照品测得长柱金花茶中总黄酮含量为57.50mg/g。长柱金花茶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简单易行。确立了长柱金花茶中总黄酮的制备工艺,经富集后得到长柱金花茶总黄酮浸膏中总黄酮的纯度为62.10%。研究证实长柱金花茶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