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6h】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正 文

1.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 PU 的认识

1.3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

1.4 中医证型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 临 床 研 究

2.1 一般资料

2.2 诊断标准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流行病学一般资料分布研究

3.2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症状分析

3.3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3.4 PU中医证候分布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4 讨论

4.1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4.2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特征分析

4.3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症状分析

4.4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4.5 中医证型与溃疡分型、溃疡分期的关系

4.6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因素的关系

4.7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布与季节、情志、饮食因素的关系

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5.1 问题

5.2 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综 述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 人 简 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病因机制和南宁区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本研究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患者的14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并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或Warthin Starry染色证实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对南宁区域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讨,观察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  结果:1.患者男女比例为3.29:1,平均年龄39.6±1.2岁,年龄分布以30~39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40~49岁年龄组。2.患者诱发因素以季节变化为最常见。3.在职业关系中,以农民为多,其次为工人。4.PU主要症状以胃脘痛为主,次要症状中以嗳气、倦怠乏力、口干、情志失调为主。5.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为多,其次为脾胃虚弱型和胃阴不足型。6.PU中医证型分布中,肝胃不和证和胃阴不足证多分布在胃溃疡;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弱证则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7.中医证候在消化性溃疡各期分布中差异极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溃疡分期中活动期以脾胃湿热型多见,愈合期及瘢痕期则以肝胃不和证及胃阴不足证多见。8.性别在不同中医证候的分布中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肝胃不和型明显较多,脾胃湿热型次之;男性患者脾胃湿热型明显较多,脾胃虚弱型次之。9.诱发因素在不同中医证候的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1),脾胃湿热型的诱发因素以季节因素和饮食不节为主;肝胃不和型的诱发因素以工作压力和情绪失调为主;脾胃虚弱型以冷饮、劳累和工作压力为主;胃阴不足型都以饮食因素为主要诱因。10.在不同中医证候分布中年龄及主要症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南宁区域消化性溃疡(PU)具有以下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病因病机特点:  1.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脾胃湿热型和肝胃不和型为主。  2.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诱发因素有关。  3.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及主要症状无关。  4.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表现以胃脘痛、胃脘或脘腹胀满、嗳气、倦怠乏力、口干、情志失调为等为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