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兼顾财务指标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6h】

兼顾财务指标与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价值投资理论概述

2.1.1 价值投资理论起源

2.1.2 价值投资相关概念界定

2.1.3 价值投资策略主流操作模式

2.2 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

2.2.1 有效市场理论

2.2.2 行为金融学理论

2.2.3 均值回归假说

2.3 价值投资有效性相关研究

2.3.1 价值投资能否获得溢价收益

2.3.2 价值投资溢价收益来源研究

2.4 价值投资估值方法

2.4.1 绝对估值法

2.4.2 相对估值法

2.4.3 财务指标体系估值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设计与模型

3.1.1 基本面情况指标(score)

3.1.2 市场估值情况(E/P值)

3.1.3 构建投资组合

3.1.4 测度各组合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

3.2 样本来源与数据筛选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选股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基本面情况(score)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2 估值指标(E/P)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投资组合的构建与持有期收益的比较

4.3 价值投资策略风险简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启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价值投资理念最早是格雷厄姆在1934年提出的,此后彼得·林奇,菲利普·费雪,沃伦·巴菲特等人的成功实践而使得其为人熟知,之后该投资理念便不断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被证明了其在成熟资本市场中的有效性。
  自沪深交易所1990年成立,A股市场形成不过20多年,市场远不够成熟,存在资源配置功能缺乏、信息不对称严重等弊端,而价值投资理念的引入不过十多年,且2007年至2014年上半年长期的市场低迷也使得不少宣称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迫于市场考核压力放弃价值投资,据此,许多人认为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中行不通;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度正不断提高,市场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价值投资正在形成其需要的外部环境,并已有一部分学者基于一些简单的指标初步验证了价值投资在中国A股市场的有效性,从理论上支持了价值投资策略。
  本文认为,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时间较短,存在诸多不成熟与不规范的地方,但是正在不断走向开放与成熟:一方面,政府从政策层面上对资本市场给予了众多支持与规范,市场呼唤一个理性的投资理念来替代以往不成熟市场背景下投机跟风的交易方法;另一方面,以港股通等为代表的交易机制的引入、注册制的酝酿、私募投资基金的放开等,有助于引入境内外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推动价值投资发展。据此,我们认为在当前情况下研究价值投资的适用性与可行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A股市场近15年的上市公司经营数据与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实证价值投资策略在A股市场的有效性并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予以细化。
  本文站在广大个人投资者的角度,首先介绍了价值投资的理论起源与实践发展,以及学术界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仅依赖估值指标的价值投资策略予以扩展,将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纳入研究体系,形成价值投资的二维指标,并以此对样本股进行分组,通过考察各组合持有期的业绩表现来验证价值投资在A股市场是否有效,并在操作层面予以细化的阐述。为实现研究目的,文章基于2000-2013年沪深A股市场数据,以盈余价格比(E/P)和基于财务指标的基本面得分(score)形成的二维指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考察。结果显示,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而兼顾财务指标和价值指标的估值策略能获得相对于其他组合的超额收益,且中长期持有的效果相对更为显著,并且这种超额收益并非以承担了更高的风险为代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