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经济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产出绩效评价研究
【6h】

长江经济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产出绩效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2相关理论综述

1.3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相关理论基础

2.3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现状分析

3.1供给现状分析

3.2供给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绩效评价方法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

4.1指标体系构建

4.2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

5.1数据来源

5.2产出综合评价得分

5.3基于DEA模型的供给绩效评估

5.4区域间差异测评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内容十分丰富,日益广泛,呈现出多样化、多层化特点。其中,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让人民群众享受清新空气、优良水质、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当前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  基于此,本文选择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长江经济带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在分析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其产出指标进行评价得分作为最终产出效果,根据三个投入指标,一个产出效果指标,在可变规模假设下利用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算供给产出的三种效率得分,即综合效率得分、纯技术效率得分、规模效率得分。并对其三种效率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  主要结论如下:(1)三种效率综合比较来看,近六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三种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三种效率均接近有效率状态,而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总体效率水平还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对各省市效率均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其各省市的综合效率均值与纯技术效率均值按照长江上中下游呈现梯度分布,差异较为明显;而各个省市的规模效率均处于接近有效率状态,这表明各省市综合效率的差异主要是来源于纯技术效率,而对于不同省份,制约其综合效率大小的来源不同。(3)对长江经济带整体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的综合效率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但总体综合效率的得分还较低,这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产出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造成综合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即政府的组织管理水平。(4)对 DEA模型的投入松弛变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综合效率较为低下的几个省市,如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与湖南,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其投入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变量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冗余,但冗余最多的为人员投入方面的冗余。即在既定的产出水平下,政府可减少其人员投入,精简人员,提高效率。(5)对其区域间差异进行测评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产出效率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及综合差距虽然存在,但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三种效率的差异中,综合效率的差异最大,其次是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最小。  基于以上结论,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生态公共产品供给产出效率、缩小地区差异的对策建议: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供给模式创新、构建区域合作机制、探索新型考核体系、促进金融政策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