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
【6h】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概念界定

1.2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刑释人员相关综述

2.2 国外刑释人员相关研究综述

2.3 讨论与评述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方法

3.3 收集资料的方法

3.4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5 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4章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现状

4.1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心理状态

4.2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处境

4.3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境况

4.4 刑释人员的社会保障情况

第5章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5.1 心理困境及原因分析

5.2 个人生活困境及原因分析

5.3 就业困境及原因分析

5.4 社会保障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解决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困境的对策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对象的简介

附录二: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刑释人员服刑完毕回归社会是一个艰难而辛苦的过程。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状况大多都不尽如人意。在回归社会过程中,有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会摆在他们眼前,需要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却总是让他们一步步地陷入困境之中,苦苦挣扎。学术观点认为刑释人员既是弱势群体亦是危险群体。为了找准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分析清楚形成的机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这些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让他们能尽快的顺利回归社会,也让社会能保持和谐和安宁。  本文以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以扎根理论作为方法论,运用非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文献研究法对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与19位刑释人员的深度访谈,发现了其回归社会后生活现状主要涉及了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刑释人员的心理状态,包含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自我感受和社会心态。第二个方面是刑释人员生活处境。包括日常生活情况及社会交往状况。第三方面是刑释人员的就业境况。包括就业类型、就业意愿、就业途径。第四个方面是刑释人员的社会保障情况。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通过对这四方面的研究发现,刑释人员在心里状态,日常生活,工作就业,社会保障方面都面临了种种问题,产生各种困境。其中心里状态的困境主要是自我认知的错位和对于社会认知的错位。日常生活方面的困境主要是生活能力不足,亲友交往困境。工作就业方面的困境主要是受到制度和角色的双重挤压。最后,刑释人员还面临这社会保障的不足。通过刑释人员困境的描述,发现其原因。  通过分析困境的现状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研究结果:首先,刑释人员由于心理调节干预不足,在回归社会时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第二,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之后往往面临了来自社会的挤压效应和污名的符号暴力。这种挤压背后的刑释人员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双重匮乏是其回归社会困境的共性问题。第三,为了更好的促进刑释人员的再社会融入,消除符号暴力带来社会排斥是解决回归社会困境的关键。第四,最后,通过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刑释人员的基本生活是回归社会困境的路径和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谭皓月;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学科 人口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晓勤;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