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发展研究
【6h】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相关理论与政策汇编

第3章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3.1 成渝城市群

3.2 长江中游城市群

3.3 长三角城市群

第4章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4.1 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综合赋权方法

4.3 新型城镇化标准值设定与阶段划分标准

4.4 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方法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实证分析

5.1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

5.2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核心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对比分析

5.3 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特征与发展重点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传统粗放扩张型城镇化模式在推动城镇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恶化等显著城市问题。因此,推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已然成为城镇发展必然趋势。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对内对外开放、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镇化建设对优化长江沿线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通过综述国内外城镇化研究成果和中国城镇化趋势,在领会中国近期新型城镇化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将抽象的新型城镇化概念进一步具体化。(2)从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着手,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涵目标层、6个准则,30个测度指标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模型,分城市群、核心城市、组团城市三个层面比较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1+6”空间特征。(3)根据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征及重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下述6个方面:(1)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具体化为“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功能完善、城乡统筹、环境友好”5个方面。(2)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已经经历起步、徘徊、上升、加速4个阶段,目前处于新型城镇化调整阶段。(3)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模型测度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第Ⅱ阶段,其中长三角处于第Ⅲ阶段,而成渝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都处于第Ⅱ阶段。(4)成渝城市群城镇化突出特征体现在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统筹难度大,扶贫任务重;经济发展落后,重工业比重较高,资源能耗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核心城市首位度高,其他组团城市问引力较弱。(5)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突出特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组团城市间联系松散;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大,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信息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待加强;(6)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突出特征体现在城镇化率高,但城镇化水甲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水甲高,城市定位与产业分工模糊;人口过度集聚,环境容量不足。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需加强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凝聚长江经济带发展合力;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镇空间结构布局,促进城市协同互动发展;优化城市群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制度改革,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