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及综述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3 简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3.1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分析

3.2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

3.3 西部与东中部工业能源强度比较分析

3.4 西部各省市工业能源消费及能源强度比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研究

4.1 模型简介

4.2 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

4.3 西部地区各省市工业能源效率比较研究

4.4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5.1 模型简介

5.2 指标体系及逻辑框架

5.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展开▼

摘要

中国西部蕴藏了我国多数能源,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技术水平不高以及工业规模存在过大或过小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导致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低下,拉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整体水平,影响西部地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当前产业转型期间着力优化能源配置结构,提升工业能源效率水平是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工业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从整体到局部对西部工业能源消费现状、工业能源效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从问题中获取改进工业能源效率的思路及方法,为西部地区改善工业能源效率现状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具体如下:(1)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消费进行现状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与能源消费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但西部地区工业能源强度明显高于东、中部;(2)利用非参数DEA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法分别对西部地区1999-2012年工业能源效率进行静态及动态研究,全方位的把握该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变化情况。静态研究得出西部工业能源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呈递减的趋势,而每年工业能源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地区占总地区的比例在36.3%-45.5%之间变动,说明西部地区某些省份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非有效是西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整体水平降低的主要原因。动态研究得出西部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多数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西部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的坚实动力,而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其中广西、重庆、陕西等地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对技术进步的依赖尤为突出;(3)根据工业能源效率实证结果,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等六个方面构建包含八个因素的指标体系作为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工业能源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总体及特征分析,得出技术发展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次之,产权结构及对外开放程度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小等结论。  从各影响因素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可知,当地政府和企业应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技术资本的投入,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工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工业主要以重化工行业为主,这些行业给西部地区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引进高新技术行业。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工业的能源投入主要以煤炭为主,由于我国煤炭节能技术还不成熟,造成大量的煤炭消费以及污染物的排放,调整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采取多元化的能源发展模式,注重开发既清洁又可再生的能源,特别是要加大电力消费在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这既可以提高工业能源效率,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