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的转型策略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为例
【6h】

互联网时代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的转型策略研究--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

2.1.1 互联网时代

2.1.2 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

2.1.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19 主持人大赛

2.2 理论概述

2.2.1“定位理论”

2.2.2 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理论”

第3章 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3.1 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的发展现状

3.1.1 节目内容垂直化

3.1.2 由模仿转向个性化原创

3.1.3 传播渠道多元化

3.1.4 节目设置满足需求

3.2 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的困境分析

3.2.1 对创新成果保护不力

3.2.2 思想观念与模式僵化

3.2.3 创新人才严重缺失

3.2.4 技术应用未能与时倶进

3.2.5 多方面体系尚不健全

第4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发展历程

4.1 1988年,第一届“如意杯”选拔走上规范

4.2 1995年,“金士明杯”注重主持人类型划分与理论研究

4.3 2000年,“荣事达杯”明确提出主持人要发展个性

4.4 2004年,“夏新杯”突出打造主持人的专才专用

4.5 2007年,“白象杯”强调互动评判的重要性

4.6 2011年,“艾诗缇杯”进一步注重合作参与

4.7 2019年,迎合时代,回归专业专注内容

第5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转型策略

5.1 节目设置新鲜充实

5.1.1 强化自制品牌力量

5.1.2 专注内容本身,不掺杂水分

5.1.3“扑面而来的新鲜感”

5.1.4 互联网技术成就高效造势

5.2 选手特质复合全能

5.2.1 做中国故事的发声人

5.2.2 着重强调专业回归

5.2.3 复合型主持人成为时代诉求

5.3 新颖形式调动观众参与感

5.4 评委阵容拥有强吸引力

第6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转型效果分析

6.1 问卷设计和研究假设

6.1.1 问卷题目设计

6.1.2 问卷的发放范围和样本选择

6.2 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6.2.1 人口的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2 受众对于节目的收视情况

6.2.3 传播效果分析

6.2.4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6.3 问卷节目效果总结

6.3.1 受众情况总结

6.3.2 传播内容总结

6.3.3 传播渠道总结

第7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的转型启示

7.1 2019主持人大赛节目面临的挑战

7.1.1 比赛结果的公平性引质疑

7.1.2赛后节目口碑下滑粘性不足

7.1.3带有招聘性质的比赛名次难以实至名归

7.1.4 专家与观众评审比重难权衡

7.2 2019主持人大赛对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节目转型策略的启示

7.2.1 互联网技术理性融入互动

7.2.2 主流媒体重新定位内容创新

7.2.3 专业人才增强时代感召力

7.2.4 高品质节目打造品牌 IP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21世纪开始,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放弃追求大而泛的制作理念,开始转向有深度的内容垂直化节目定位发展方向。这一转型期加上“人工智能”“5G”时代的来临,使垂直化的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节目拥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及风格,同时对于行业内人才的专业能力与新技术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带有选拔人才目的的专业竞赛类综艺节目进入一个历史新纪元,本文通过剖析其节目特色,以引发对包括不仅限于主持人选拔的所有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制作的借鉴思考。笔者认为,主持人大赛是结合了时代特色后呈现的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模范节目,既体现了新时代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选拔标准,又创新性的将人工智能新技术融入节目,同时节目整体还传递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打造了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模板。因此以此节目为例进行分析是适时且必要的。  本文将从节目设置、选手特质、观众形式、评判方式四个方面出发,运用文本分析和问卷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多角度的剖析该档节目,尝试对大赛的转型效果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探究其成功之道,如何继续给观众带来惊喜,给其他同类节目提供借鉴意义,并探讨专业竞赛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未来深耕之路,希望对其转型发展和突破困境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