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发展及成效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6h】

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发展及成效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1.3.2实践意义

1.4研究创新

2.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楼宇社区

2.1.2企业社会工作

2.1.3 员工帮助计划(EAP)

2.1.4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

2.2理论基础

2.2.1扩展的临床视角

2.2.2社会支持理论

2.3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3.1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

2.3.2关于EAP的研究现状

2.3.3关于楼宇社区的研究现状

2.3.4文献评述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的选取

3.2研究方法

3.2.1案例研究法

3.2.2访谈法

3.2.3问卷调查法

3.3研究框架

4.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

4.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2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分析

4.2.1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发展的背景条件

4.2.2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的服务体系

4.2.3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的购买服务方式

4.3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的发展特点分析

4.3.1依托基层治理体系落地服务

4.3.2参与主体多元化

4.3.3以企业和员工需求为本

5.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成效和经验分析

5.1企业员工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

5.1.1企业员工对企业社会工作概念的认知程度

5.1.2企业员工对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认知程度

5.2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的现有成效分析

5.2.1服务产出的结论

5.2.2服务满意度的结论

5.2.3服务有效性的结论

5.3与未开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社区比较

5.3.1员工对企业社会工作了解程度方面的比较

5.3.2企业为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方面的比较

5.3.3服务有效性方面的比较

5.4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发展的经验总结

5.4.1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5.4.2建立企业问需长效机制

5.4.3分步推进服务阵地建设

5.4.4探索可持续化运营道路

6.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发展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6.1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6.1.2企业社会工作理念的普及程度待提升

6.1.3缺乏惠及员工和家庭的相关服务

6.1.4亟需挖掘和强化更深层次的服务

6.1.5企业社工角色扮演的伦理冲突

6.1.6员工诉求和专业服务的冲突

6.2扩展的临床视角下促进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6.2.1个人与微观环境(p-e)层面:搭建员工和企业间的友好桥梁

6.2.2个人与宏观环境(p-E)层面:增进公众对企业社会工作的认可度

6.2.3群体与微观环境(P-e)层面:拓展深层次和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6.2.4群体与宏观环境(P-E)层面:完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关政策

7.研究结论与不足

7.1研究结论

7.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调查问卷表

附录3.数据编码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了一些新型的经济形态,楼宇经济就是其中的一种。楼宇经济中,存在着无数的楼宇社区,而楼宇社区中,必然存在着无数的企事业单位及员工。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员工们多多少少都面临着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压力和问题,涉及个人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家庭纷争等多方面的压力和问题。这些压力使得员工们工作效率降低,生活幸福感也随之降低,急需帮助与关怀。企业社会工作是指在企业当中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员工提供生活与工作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员工缓解身心压力,改善工作环境和氛围,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也就是在楼宇社区内,开展专业的企业社会工作服务。  本文从扩展的临床视角和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出发,通过访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研究,对成都市中心城区开展企业社会工作项目的五个楼宇社区展开调研,每个楼宇社区都设立了一个蓉城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笔者以这五个党群服务中心为研究重点,调查其发展的背景和路径,对它们的发展现状和现有成效进行分析,总结其提供的服务、特点和发展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发展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研究发现,成都市楼宇社区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起步虽晚,但是发展态势不错,已初步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发展道路,企业社工的楼宇模式发展特点鲜明,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对于企业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员工们对于企业社会工作所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较高,服务改善了员工的就业环境,有效缓解了员工在工作上的压力,也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和楼宇经济的发展。但也发现,目前成都市企业社会工作楼宇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从扩展的临床视角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社会工作的楼宇模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探索本土化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道路贡献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