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药企业股权激励动因和效果研究--以恒瑞医药公司为例
【6h】

医药企业股权激励动因和效果研究--以恒瑞医药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 股权激励动因的相关研究

2.2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相关研究

2.3 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

2.3.1 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2.3.2 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无关

2.3.3 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2.4 文献述评

3.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3.1 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

3.2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

3.2.1 人力资本理论

3.2.2 委托代理理论

3.2.3 产权理论

3.2.4 双因素理论

3.3 股权激励效果评价方法

4.恒瑞医药股权激励方案概况

4.1 恒瑞医药公司简介

4.1.1 公司基本情况

4.1.2 恒瑞医药产品结构

4.1.3 恒瑞医药股权结构

4.2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内容

4.2.1 恒瑞医药三次股权激励方案

4.2.2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

4.2.3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的规模

4.2.4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计划的操作模式

5.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动因及实施效果分析

5.1 恒瑞医药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动因

5.1.1 降低代理成本

5.1.2 提高员工积极性

5.1.3 增强企业研发能力

5.2 恒瑞医药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

5.2.1 财务指标分析

5.2.2 非财务指标分析

5.3 恒瑞医药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总结

6.恒瑞医药股权激励的案例启示

6.1 要扩大员工持股比例

6.2 要设置合理解锁条件

6.2.1 合理设置考核指标数值

6.2.2 丰富考核指标类型

6.3 要制定连续性方案

7.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不足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股权激励起源于委托代理问题,初始目的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现代公司“两权分离”导致的管理者损害公司利益、股东利益的行为。股权激励萌起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逐渐盛行于日本、欧洲,相关研究层出不穷。对比我国情况,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后,许多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尝试,开始推行股权激励方案。不过,由于我国起步晚、相关研究尚不完善,许多公司遭遇了滑铁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医药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各个医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医药企业的效用不仅仅是消除代理问题,更能够增进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吸引外部杰出人才,从而提升研发实力、实现医药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本文选择恒瑞医药公司作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其三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因、内容和实施效果。首先分析了股权激励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股权激励的动因、方案设计和实施效果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阐述了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为后文的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恒瑞医药公司三次股权激励方案的主要内容,利用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探索了其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和效果。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于企业财务能力、非财务能力等均有提升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其他医药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提供借鉴,进一步丰富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