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的反思与重构--以A省B市为样本的考察
【6h】

我国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的反思与重构--以A省B市为样本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样本的选取

1.4研究思路

1.5研究方法与创新

2 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的相关理论概述

2.1发展历程

2.2法律渊源

2.3社会基础

3 以A省B市人民法庭为样本的实证考察

3.1基本情况

3.2审判职能运行现状

3.2.1案件受理

3.2.2案件审理

4 人民法庭审判职能运行的逻辑考察

4.1绩效考评体系重点指标的逻辑考察

4.1.1调解方式结案的现实性

4.1.2审理程序的科学性

4.1.3巡回审判的必要性

4.2职能制度设计的逻辑考察

4.2.1法律职业期待

4.2.2人民法庭设置规则与人员配置

4.3具有政法传统特点的逻辑考察

4.3.1审判职能的政治性

4.3.2审判职能的行政性

4.3.3审判职能的群众性

4.4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逻辑考察

5 社会转型时期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的反思与重构

5.1遵循法治和政治原则对人民法庭审判职能进行重构

5.1.1能动司法理念的理解

5.1.2以矛盾纠纷化解作为价值追求

5.2遵循经济与程序便捷原则对人民法庭审判职能进行重构

5.2.1“两便原则”新的内涵

5.2.2建立符合审判工作实际的便捷程序改革

5.2.3对小额速裁程序的完善和适用

5.3 遵循区别对待和科学合理原则对人民法庭审判职能进行重构

5.3.1法官职业精准定位

5.3.2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 谢

展开▼

摘要

作为人民法院派出机构的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最基层机构,承担了大量的案件审理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根基所在。目前,全国共有将近一万个人民法庭,它们在审判工作中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和公正司法原则,通过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广大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承担着繁重的审判任务和巨大的社会责任。  当前,随着我国人民群众对司法服务“量”与“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基层民众与基层社会对司法服务的现实要求与人民法庭传统的审判职能设计已经不能适应,我们需要以新的司法理念为指导,重构人民法庭审判职能,回应基层民众与基层社会对审判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

著录项

  • 作者

    袁壹;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人民法庭,审判职能,社会责任,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