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6h】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纳入

1.1 研究对象选择及诊断标准

1.2 排除和剔除标准

1.3 最终纳入对象

1.5 伦理学

2.观测指标的测量

2.1观察指标

2.2检验仪器、试剂及检验方法

2.3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临床资料分析

2.2 各组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较

2.3 不同性别、年龄各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入院第一天)比较

2.4 各组血清25(OH)D水平比较

2.5 是否含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病因的AP患者入院第一天血清25(OH)D水平比较

2.6 入院第一天与第七天25(OH)D水平与CRP、IL-6的相关性

2.7 25(OH)D与白蛋白、LDH、尿素、钙离子的相关性

2.8 入院第一天25(OH)D与APACHE II评分、MCTSI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

2.9 影响M-SAP肥胖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10 影响M-SAP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维生素D与急性胰腺炎、肥胖三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1.检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的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病情严重程度、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因的AP患者血清25(OH)D的统计学差异;2.分析AP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尿素、钙离子及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估II(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APACHE II)、改良CT严重指数(Modified CT severity index,MCTSI)、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相关性;3.分析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AP患者为观察组,入院当天收集AP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资料。在入院第1天及第7天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25(OH)D、CRP、IL-6、白蛋白、LDH、尿素、钙离子水平。并采同期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成年志愿者30人的血标本,测其25(OH)D作为对照。记录患者APACHE II评分、MCTSI评分,以及记录是否有并发症、住院时间(天)、住院费用(万元)。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及数据统计,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84例AP患者,轻度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43例,其中肥胖者22例,非肥胖者21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患者41例,肥胖者21例,非肥胖者20例。(2)健康组、MAP组、M-SAP组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MAP非肥胖组年龄分别与MAP肥胖组、健康及M-SAP的非肥胖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其余各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健康组、MAP组、M-SAP组不同性别之间比较血清25(OH)D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中青年AP患者的25(OH)D水平显著低于老年患者(P<0.05)。(4)健康组的肥胖与非肥胖者的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治疗前后,MAP、M-SAP肥胖者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非肥胖者(P<0.05);无论是否肥胖,健康组的25(OH)D水平均显著高于MAP、M-SAP患者治疗前的25(OH)D水平(均P<0.05),M-SAP患者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MAP(均P<0.05),治疗前后AP患者的25(OH)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5)治疗前有高甘油三酯血症的AP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6)MCTSI评分(P=0.024,OR=3.835,95%CI:1.192~12.336)是影响M-SAP肥胖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25(OH)D<10ng/mL(P=0.042,OR=9.600,95%CI:1.082~85.160)及MCTSI评分(P=0.021,OR=2.384,95%CI:1.139~4.986)是影响M-SAP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1)AP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健康人群,而AP严重程度越重,25(OH)D水平越低,维生素D可能参与AP的炎症过程;(2)AP肥胖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非肥胖患者低;(3)MCTSI评分是影响M-SAP肥胖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MCTSI评分、25(OH)D<10ng/mL是影响M-SAP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