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6h】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入选、排除标准

3 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2 淋巴结切除数量对比

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4 肛门排气时间对比

5 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比

6 术中出血量对比

7 手术时间对比

8 术后处理

9 随访

讨论

1 腹腔镜手术可行性分析

2 腹腔镜手术方式、范围分析

3 腹腔镜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预防分析

4 术后处理分析

5 腹腔镜手术分期问题分析

6 现阶段争议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完整手术分期应用研究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9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院,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术后病理分期为Ⅰ期(肿瘤分期参考2014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外阴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分期指南中的临床分期标准),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6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38例)。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选取腹腔镜手术予以治疗,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方案为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  结果: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8.05±3.64)d短于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3.81±8.86)d,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7例切除盆腔淋巴结,盆腔淋巴结切除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5例,淋巴结切除数量(15.13±9.44)个;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27例切除盆腔淋巴结,盆腔淋巴结切除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9例,淋巴结切除数量(17.11±9.24)个,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切除数量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18±0.75)d,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2±0.92)d,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导尿管留置时间(2.67±0.64)d短于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42±1.44)d,两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7.51±90.26)ml低于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58.26±438.6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问为(261.34±58.17)min,对照组3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为(249.73±65.6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0.00%)、无瘤生存率(100.00%)及总生存率(100.00%),对照组复发率(2.63%)、无瘤生存率(100.00%)及总生存率(100.00%),两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均具有良好近期疗效,两种手术方式的淋巴结切除数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随访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对比,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导尿管留置时间更优。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中可作为首选方式,但是腹腔镜手术方式的远期治疗效果还有待长期随诊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