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赶黄草提取物对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赶黄草提取物对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动物与仪器

2 实验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大鼠一般生存状况观察

2.术后14天各组大鼠肝脏外观形态

3.血清肝功能检测结果

4.肝组织活检病理学结果

5.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术后7d、14d组织MDA含量、ROS浓度及SOD活性

6.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内线粒体脂质膜的流动性检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赶黄草的研究进展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结扎胆总管(bile duct ligation,BDL)建立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模型。建立随机对照实验,用赶黄草提取物(the extractsfrom Penthorum chinense Pursh,EFPCP)进行干预。观察模型动物的肝脏功能变化,肝组织光镜、电镜病理学变化,检测肝丙二醛(malonic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线粒体膜的流动性。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和保护途径指标的检测和对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了解赶黄草提取物对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1.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体重(200±20)g,于SPF级无菌动物饲养房正常饲养7天适应环境后,2%苯巴比妥10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剖腹显露胆总管并游离,双线结扎胆总管,并于两线间离断胆总管,建立动物模型。2.实验分组:随机选取15只未造模的大鼠(同龄正常饮食饮水)为正常对照组(组1)。将45只胆总管结扎的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为:单纯胆总管结扎组(组2),赶黄草提取物干预组(组3),熊去氧胆酸干预组(组4)。3.实验干预:在造模后第2日开始每日灌胃,容量均为4mL,1次/日,持续共4周。组1和组2给予赶黄草提取物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胃;组3给予赶黄草提取物(4000mg·kg-1)灌胃;组4,给予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30mg·kg-1)灌胃。4.实验检测:分别于术前30min、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对4组大鼠心脏穿刺抽血2ml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草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在术后7d、14d分别对4组大鼠取肝组织活检(死亡大鼠及时尸检并行肝组织标本取检)。部分肝组织观察光镜、透射电镜下肝组织病理学及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取部分肝组织制成肝组织匀浆,检测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变化及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结果:1.肝功能检测结果:术后3d、7d、14d,组2AST、ALT、TBIL、DBIL、ALP均明显高于组1(P<0.05),组3、组4与组2比较AST、ALT、TBIL、DBIL、ALP明显降低(P<0.05),组3术后7d、14d TBIL、DBIL较组4低,且有明显差异(P<0.05)。组1、组2、组3、组4 ALB在术后3d、7d、14d无明显差异(P>0.05)。2.光镜病理学结果:组1术后7d、14d病理学无明显改变:肝小叶的结构完整,可见肝小叶长轴中央走形的中央静脉,肝血窦及肝索呈放射状排列围绕在中央静脉周围,细胞排列整齐,肝细胞索呈明显的放射状,汇管区无变形、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组2术后7d:肝小叶结构不完整,轮廓不清,肝细胞呈扁平形,胆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汇管区有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明显肿胀,部分呈空泡样变性。术后14d:小叶结构混乱,中央静脉扩张,汇管区扩大变形,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大面积肿胀,呈空泡样变,中央静脉及汇管区周围胶原沉积。与组1比较肝组织损伤严重。组3、组4术后7d、14d:肝小叶结构较完整,小叶间胆管基本正常,汇管区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形态正常,部分肿胀,个别呈空泡样变性。肝组织损伤程度较组2明显减轻。3.电镜病理学结果:组1术后7d:相邻的肝细胞排列整齐,分界清楚,结构正常,细胞核大而圆,核仁清晰而明显,染色质分布正常,核膜结构清晰,线粒体结构正常,嵴结构清晰,内质网结构清楚,排列规则,胞质内富含糖原,染色均匀。组1术后14d与术后7d肝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变化。组2术后7d:部分细胞明显水肿,胞内出现大小不等脂滴,细胞核边聚,核大,异染色质增多,核膜皱缩,线粒体肿胀,部分嵴断裂,核周隙增宽。术后14d:肝细胞明显水肿,胞内大量脂滴,细胞核呈现边集征象,核膜皱缩,线粒体明显肿胀,部分嵴断裂,呈空泡样变。组3、组4术后7d、14d: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稍水肿、内质网扩张,损伤较轻。两组间肝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4.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组2术后7d、14d MDA、ROS持续升高,明显高于组1(P<0.05),组3、组4术后7d、14dMDA、ROS均低于组2(P<0.05),两组间MDA、ROS无明显差异(P>0.05)。组2术后7d、14d SOD降低,明显低于组1(P<0.05),组3、组4术后7d、14dSOD均高于组2(P<0.05),两组间SOD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1.赶黄草提取物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肝功能酶学指标,减轻淤胆性黄疸,维护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细胞的损伤,对胆汁淤积性肝细胞损害起到保护作用。2.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损害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