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物保留灌肠防治SD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预防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研究
【6h】

药物保留灌肠防治SD大鼠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预防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SD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建立

2 药物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

3 药物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机制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综述 药物保留灌肠在防治放射性直肠炎中的应用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研究消痔灵、庆大霉素、谷氨酰胺、美沙拉嗪保留灌肠能否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预防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并探索其机制。  方法:1、建立SD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1)照射方法:采用6MV-X射线局部单次大剂量照射的方法建立SD大鼠放射性直肠炎模型,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照射剂量分别为0Gy、17.5Gy、20Gy、22.5Gy、25Gy、27.5Gy,大鼠麻醉后仰卧体位固定,照射范围自耻骨联合至肛门,照射野面积约3×4cm,源皮距100cm,剂量率400cGy/min。2)观察指标(1)照射后每日观察大鼠一般征象:进食、饮水量、排便、自主活动、肛周脱毛、出血等,评分记录。(2)照射后7d、14d各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麻醉,取血标本后处死,取直肠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直肠组织病理改变。3)模型评价大鼠一般情况:进食、饮水量下降,出现中度稀便、粘液便、血便等排便异常,直肠病理改变为中重度炎症改变,则为造模成功。2、药物保留灌肠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1)分组及用药:将22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5只,正常对照组:未照射+NS灌肠,阴性对照组:照射+NS灌肠,阳性对照组:照射+思密达、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灌肠,复方灌肠1号组:照射+消痔灵、庆大霉素、谷氨酰胺灌肠,复方灌肠2号组:照射+消痔灵、庆大霉素、谷氨酰胺、美沙拉嗪灌肠,照射后1~14d每天同一时段保留灌肠。2)观察方法及内容:(1)照射后每日观察大鼠一般征象:进食、饮水量、排便、自主活动、肛周脱毛、出血等,评分记录。(2)照射后1W、2W、4W、6W、8W、10W、12W、14W、16W各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麻醉后取血标本后处死,取直肠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直肠组织病理改变变化。(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1、放射性直肠炎模型建立(1)盆腔局部照射给大鼠直肠造成损伤,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照射剂量增加损伤程度增大,一般征象、病理评分增高。(2)25Gy组符合造模成功标准,选25Gy为建立放射性直肠炎模型的照射剂量。2、药物保留灌肠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1)据实验病理改变提示急性期约为照射后1~4W,亚急性期约为照射后5~11W,慢性期约为照射后12W及以后。2)急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1)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号组、复方灌肠2号组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分别为95.56%、91.11%、88.89%、86.67%,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2号组的发病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保留灌肠并未降低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2)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号组、复方灌肠2号组12W后各组总的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分别为40%、20%、13.33%、6.67%,复方灌肠2号组的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复方灌肠2号组可有效地降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3)一般征象评分: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号组、复方灌肠2号组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药物保留灌肠可有效地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减轻急性、亚急性、慢性期大鼠的症状。复方灌肠1、2号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灌肠1、2号组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2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各时间点评分复方灌肠2号组均低于复方灌肠1号组,提示复方灌肠2号组疗效可能更佳。4)病理评分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号组、复方灌肠2号组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药物保留灌肠可有效地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减轻急性、亚急性、慢性期放射性直肠炎的炎症、损伤、分级程度。复方灌肠1、2号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灌肠1、2号组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2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总体上各期评分复方灌肠2号组均低于复方灌肠1号组,提示复方灌肠2号组疗效可能更好。5)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号组、复方灌肠2号组与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局部照射后引起直肠炎,致大鼠血清IL-6、IL-8、TNF-α增加,药物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IL-6、IL-8、TNF-α的表达有关。复方灌肠1、2号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灌肠1、2号组降低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组。复方灌肠1、2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总体上复方灌肠2号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复方灌肠1号组,提示复方灌肠2号组的效果可能更好。  结论:1、采用6MV-X射线局部单次大剂量(25Gy)照射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放射性直肠炎模型。2、消痔灵、庆大霉素、谷氨酰胺、美沙拉嗪保留灌肠可提高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减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炎症、损伤、分级程度。3、消痔灵、庆大霉素、谷氨酰胺、美沙拉嗪保留灌肠通过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降低慢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病率、减轻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炎症、损伤、分级程度。4、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合成、释放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