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ASP8-652 6NI/D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关系
【6h】

CASP8-652 6NI/D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 试验方法

结果

1 结果

讨论

1.CASP8-652 6N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

2.CASP8-652 6N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

3.CASP8-652 6N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合并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合并高甘油三酯

4.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及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组血糖、血脂分布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Casepas家族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关系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近十年,我国T2DM的发病率激增,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和健康。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的疾病,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FFA)、过多的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的沉积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β)等慢性炎症因子的刺激,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就已经可以出现β细胞凋亡及胰岛体积的缩小,该时期β细胞功能减退的主要表现为糖调节受损(IGR)。但胰岛β细胞凋亡在体内很难被监测到,由此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很难被预测演变成糖尿病的风险。为了更好地预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本实验以无亲缘关系的四川泸州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ASP8-6526N I/D多态性与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1)实验研究对象来自于无亲缘关系的四川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病例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的研究样本,分为糖尿病前期组(478例)其中甘油三酯正常的348例、并高甘油三脂的130例;2型糖尿病组(444例)其中甘油三酯正常的312例、并高甘油三脂的132例;对照组为流行病学调查的体检健康人群352例。(2)提取研究样本基因组DNA,用PCR反应复制扩增带有检测位点的DNA片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法进行基因分型鉴定,并用DNA测序方法加以验证分型的准确性。(3)统计学处理:用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所选样本的群体代表性。临床变量和生化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平均数比较用t检验。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用x2检验。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1)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2型糖尿病组样本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表明所选样本群体中基因分布符合遗传平衡。(2)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组、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组:I/I、I/D和D/D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5%、39.2%、4.3%,63.8%、29.6%、6.6%,53.8%、40.8%、5.4%,57.7%、33.6%、8.7%,50.8%、45.4%、3.8%。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分别与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组、2型糖尿病组并高甘油三酯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相比两组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同I/I基因型相比,I/D基因型发生糖尿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的风险降低(OR=0.669、95%CI(0.486~0.921)、P=0.013),等位基因I和D在对照组和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的频率分别为:76.1%、23.9%和78.6%、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I/I+I/D基因型相比,D/D基因型发生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的风险均增加(校正的OR=2.128、95%CI(1.110~4.080)、P=0.020),等位基因I和D在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的频率分别为76.1%、23.9%和74.5%、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糖尿病组样本中I/D与I/I基因型合为一组进行血糖比较,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D/D基因型的空腹血糖高于I/D和I/I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D/D基因型的空腹血糖与I/D和I/I基因型的血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在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对照组与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无差异。(4)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性别、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发病年龄在两组见无统计学意义。(5)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组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于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组(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发病年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值、糖化血红蛋白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6)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组的发病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值、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性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 CASP8-6526N I/D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的发生相关,同I/I基因型相比,I/D基因型发生糖尿病前期(甘油三酯正常)的风险降低,同I/I+I/D基因型相比,D/D基因型发生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正常)的风险增高。(2) CASP8-6526N I/D多态性与泸州地区汉族人群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的发生无关。(3)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较单纯糖尿病前期组高。(4)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的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5)2型糖尿病并高甘油三酯组的发病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糖尿病前期并高甘油三酯组。

著录项

  • 作者

    李娟;

  •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四川医科大学;
  • 学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陈庄;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2型糖尿病,CASP8-6526N I/D多态性,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