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发病节律性的比较性研究
【6h】

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发病节律性的比较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对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课题设计

一、样本收集

二、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三、方法

四、最终收集样本信息

五、伦理问题

实验结果

一、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二、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结果

三、实验室结果数据

分析与讨论

一、吸烟对青年心肌梗死的影响

二、血脂对青年心肌梗死的影响

三、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特点

四、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节律性

本阶段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第二部分 对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节律性的机制研究

缩略词表

前言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统计分析

四、伦理问题

实验结果

二、CLOCL基因与TM-1基因上午表达情况分析

分析与讨论

本阶段不足及需改进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青年心肌梗死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然而,目前国内外对该人群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尚不足。  方法:自2015-01-01至2016-12-31本研究从上海4家三级甲等医院共收集380例病例(其中青年心梗143例、老年心梗237例),并对两组人群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心脏超声特点、发病时间的节律特点及预后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及统计分析。同时收集24例青老年心梗患者(青年心梗患者12例,老年心梗患者12例)分析其CLOCK和TM-1基因表达。  结果: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相比,男性(95.80%VS74.26%)、吸烟(68.53%VS26.16%)高于老年组(P<0.01)。而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高血压病史(71.31%VS36.36%)、糖尿病病史(38.82%VS12.59%)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青年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而老年患者BNP明显高于青年患者(P<0.01)。至于心脏彩超方面,青年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老年患者高(P<0.01),但两组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患者单支病变者高于老年患者(P<0.01),而老年患者多支病变多于青年患者(P<0.01),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左前降支(LAD)病变无统计学差异,但左主干(LM)、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病变更多见于老年组(P<0.05、P<0.01、P<0.01),青年患者比老年患者Gensini评分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预后方面,老年患者平均住院日及住院死亡率均高于青年患者(P<0.01;P<0.05)。相比较老年患者,青年患者以06:00-12:00发病率较高(P<0.01),对两组患者上午10:00CLOCK与TM-1基因分析发现,青年患者CLOCK表达较老年高,而TM-1表达比老年患者低(p<0.05)。  结论: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男性、吸烟史、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而且常见于清晨发病,青年患者上午CLOCK表达较高,TM-1表达较低,可能是其清晨高发的机制。针对这些青年心肌梗死人群应根据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以便降低其死亡率、改善预后。

著录项

  • 作者

    牛文豪;

  •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春;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心肌梗死,青年患者,危险因素,发病节律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