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绿道景观满意度评价与调控研究——以黄山市徽州绿道为例
【6h】

乡村绿道景观满意度评价与调控研究——以黄山市徽州绿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u3000u3000要

Abstract

目u3000u3000录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绿道与满意度相关理论综述

2.1 乡村绿道相关理论

2.1.1 绿道

2.1.2 城市绿道

2.1.3 乡村绿道

2.1.4 国内外乡村绿道的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道路生态学理论

2.2.2 线性景观相关理论

2.2.3 景观偏好理论

2.2.4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 绿道满意度

2.3.1 满意度概念

2.3.2 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2.3.3 绿道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徽州绿道景观满意度评价分析

3.1 徽州绿道概述

3.2 徽州绿道主要景观构成

3.2.1 自然景观

3.2.2 文化遗产景观

3.2.3 农田景观

3.3 徽州绿道景观建设现况

3.3.1 徽州绿道的分类

3.3.2 徽州绿道的游径系统

3.3.3 徽州绿道的植物景观

3.3.4 徽州绿道的公共设施

3.4 徽州绿道景观满意度评价方法

3.4.1 评测指标因子选则目标与原则

3.4.2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3.5 徽州绿道景观主体使用满意度评价分析

3.5.1 指标因子选择

3.5.2 调研对象及时间

3.5.3 调研数据收集

3.5.4 问卷信效度

3.5.5 结果分析

3.6 徽州绿道景观主体感知满意度评价分析

3.6.1 研究对象与程序

3.6.2 问卷信效度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满意度评价的徽州绿道景观调控研究

4.1 基于使用满意度评价的乡村绿道景观调控策略

4.1.1 合理选线,加强与城市的互动

4.1.2 优化基础设施

4.1.3 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4.1.4 进一步开放文化空间

4.1.5 提高居民参与性,充分发挥绿道的增值功能

4.2 基于感知满意度评价的乡村绿道景观调控策略

4.2.1 协调景观个体元素与整体元素的关系

4.2.2 注重景观空间氛围的组织

4.2.3 构建美学意义的自然性景观

4.2.4 营造复杂的景观感知情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城乡一体化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乡村绿道作为连接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绿色土地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普及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乡村绿道能够有效整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发展。然而绿道景观逐渐呈现出缺乏可观性、特色性、乡土性、协调性等诸多问题,影响着游客的使用和感知。游客对绿道景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到乡村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对乡村绿道的景观满意度进行研究能够为绿道品质提升提供有力的依据,我国当前的绿道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对绿道景观的研究内容涉及还比较少,随着我国乡村绿道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加之我国国土资源差异的特殊性,亟需相关的理论研究指导乡村绿道的景观建设。  满意度评价是通过指标量化手段对景观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是使用者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心理比较产生的正面结果。本文将满意度评价运用于乡村绿道景观评估中,通过文献查阅和调查分析,从绿道的客观使用和主观感知两个层面对乡村绿道景观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研究影响绿道景观满意度的因素,从而为绿道景观的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徽州绿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行为勘测、实地走访等形式,基于SPSS平台,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出徽州绿道景观使用与感知满意度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徽州绿道使用满意度总体较好,交通便捷程度、机非混行道设置、自然景观、环境卫生是影响满意度的关键因素。自然景观、遗产景观、生态景观、环境卫生、景观设计等因子满意度较高。而科普教育设施、自行车租赁系统、周边停车设施、休憩设施、健身设施等因子满意度相对较低。说明徽州区自然基底和文化景观环境较好,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物质和技术建设。景观感知方面,基于Kaplan景观偏好理论对徽州绿道的感知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徽州绿道的一致性、自然性、复杂性感知系数一般,神秘性分值偏低。说明绿道应从整体上进行统筹优化,丰富景观层次,适当提升趣味性景观,深化场所印象。研究基于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徽州绿道的调控策略,以期为今后乡村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