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要素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6h】

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要素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从属于储金龙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课题《“‘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特征、形成机制及对乡村规划的启示”》的研究开篇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课题内容研究的重复,以及课题体系性的形成,本文将研究的重心确定为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要素的结构,重点研究古徽州传统聚落区域层面上空间网络要素的类型特征。  聚落是“人聚居的地方”,泛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地表上的重要景观,反映出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村落、集镇和城镇都是聚落的具体表现形式。传统聚落特指历史上业已形成且至今仍然保存相对完好的聚落,包括古城、古镇、古村落,它们一般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历史风貌。徽州传统聚落为徽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极具特色,本文将古徽州传统聚落生长的空间网络分解为:自然生态空间网络、人工物质空间网络和非物质空间网络。基于问卷调研的感性认知和论文、书籍等资料梳理对古徽州进行空间网络要素的识别和提取,其中自然生态空间网络要素选择山、水构筑成的面域要素;人工空间网络要素选择线性的道路、航道要素及点状的聚落要素;非物质空间网络选择聚落间联系基础的线性文化流、血缘关系、商业流要素。  本文运用文献梳理、古籍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空间网络的点、线、面,要素进行定性分析,以明确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各要素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另采用邻近点指数、核密度、缓冲区、β指数、γ指数、可达性指数等分析技术,对古徽州传统聚落空间网络的点、线、面各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出空间网络要素中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结构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徽州山水构筑的“面”呈现山谷盆地点缀其间(休宁盆地、徽州区盆地、屯溪区盆地、歙县盆地、祁门盆地、黟县盆地、婺源盆地),四大山脉形成半围合圈,将徽州地区主要盆地包围起来的结构。以聚落为主的点要素群在垂直方向上趋向于低海拔、低坡度、南向坡、亲水系、近古道的分布,在水平方向上,各区县内部分布不均匀,但都趋向于集聚分布的状态,黟县片区、歙县与绩溪连线片区为传统聚落的2个高密度集聚区域,并局部形成“卫星城”状、“串珠”状、离散状的结构特征。徽州古道分布较广,交通路线密度较大,密度分布不均匀,古道交通网络的连结度较好,古道可达性呈现以古徽州的歙县和黟县为中心向外圈层式扩散降低,古徽州总体南部古道和聚落可达性较北部低的分层特征。徽州航道线路较多,各区县航线网络密度分布不均匀,沿线过半数聚落航道交通可达性良好,且西部聚落可达性高于东部,且呈现以祁门县城和休宁县城两县中部衰减、以休宁县城和屯溪城区连线为椭圆直径,由椭圆向下、向上可达性逐渐降低的形式。非物质空间网络要素中,文化要素呈纵向上枝状演化、主次层级分明的结构特征,横向上徽州文化浸润其里,同时受到浙西文化、皖江文化、太湖文化、金陵文化、江淮文化、赣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催发演化的特征。徽州宗族具有区域内迁入、内部扩散、向周边迁出的阶段特征。其中向内迁入阶段在时间上集中在唐宋,主要来源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内部扩散的热点区集中于歙县、黟县平原地区,向周边迁出阶段遍及徽商集中的江浙赣地区。徽州商业有以卖为买到以买为卖的阶段转变过程,徽州内部产业可分为山地基础上的茶叶、木材为主的山区农林业和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山间盆地耕作业,另外各区县的资源优势和经营产业也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分区。徽州水陆结合的交通网络为徽州人提供了便捷的贸易通道,商业网点在歙县、休宁较为集中。区域层面上徽州商业经营地域范围较广,建立起一张几乎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商业网络,一些重要的商业大都会,是商业网络的枢纽和基点。  古徽州传统聚落区域空间网络要素结构特征研究,有利于了解徽州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特征和徽州古代社会发展脉络,明确区域层面的保护重点。应该提高对区域空间网络要素的重视程度,构建跨区域的合作与协调机制,整合徽州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合理利用。

著录项

  • 作者

    马可莉;

  • 作者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建筑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顾康康;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传统聚落空间,网络要素,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