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管理者背景特征、投资者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
【6h】

管理者背景特征、投资者保护与企业风险承担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有关公司风险承担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和相关政策部门的广泛关注。然而从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公司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视角,即公司治理和外部经济等宏观因素,而较少地从微观视角,例如管理者背景特征等考察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而Hambrick和Mason提出的“高层梯队理论”认为管理者异质性对公司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公司风险承担研究与“高层梯队理论”结合起来,探析管理者背景特征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  本文首先回顾了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以及投资者保护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委托代理理论、高层梯队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其次,界定了管理者背景特征、企业风险承担、投资者保护和产权性质的相关概念,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本文的五个研究假设。再次,构建实证回归模型,选用2010-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检验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水平的不同以及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的不同,向模型中进一步加入投资者保护调节变量和区分产权性质,展开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投资者保护机制对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这种调节作用是否相同。最后,本文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管理者年龄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呈正相关,即管理者平均年龄越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第二,男性管理者所占比例越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第三,管理者受教育水平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呈正相关,即管理者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第四,通过引入投资者保护调节变量后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者保护会弱化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即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越低。第五,通过区分不同的产权性质后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在非国有企业中,投资者保护会进一步弱化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即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弱化调节效应更加明显。  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作者分别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完善企业管理者的聘任和选拔工作、加强企业管理者的自身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改革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