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及影响因素
【6h】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及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OLE_LINK2

OLE_LINK5

展开▼

摘要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距离为基石的贸易成本的确有所减少,可就算现在盛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成本依旧会对国际贸易形成制约,贸易成本不应也不可能被忽视。据以往学者的大量研究也可看出贸易成本有助于经济学分析,因此,贸易成本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产品贸易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因而一直受到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也得到全球的关注。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质,使得其贸易成本高于其他产品,这从侧面表现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空间之大,且体现出农产品贸易较大的发展潜力。近些年,中国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契机,努力增加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分工合作,农产品贸易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领域,因此探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相关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成本,必然对中国与该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影响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为背景,对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0国的经济发展特征、农产品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基于农产品贸易成本的视角,采用Novy(2013)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2003-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20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并分析了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成本有较大差异。至2014年,中国与德国、波兰、法国的贸易成本较小,与克罗地亚、约旦和希腊的较大。其中,中国与孟加拉国、波兰和德国的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幅度较多,分别为76.55%、47.35%、44.87%。接着,借鉴传统的引力模型构建回归方程,利用STATA14软件对影响中国与样本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全样本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制度水平、中国与贸易国是否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及贸易伙伴的互联网使用情况皆与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有负向关系,贸易双方人均GDP差距对中国与贸易伙伴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有正向关系,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在分样本回归中,影响中国与较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成本的因素中,双方地理距离的系数符号与预期不符,与全样本分析不符,贸易伙伴制度水平、与贸易伙伴国是否签订区域贸易协议、双方人均GDP差额以及贸易伙伴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农产品贸易成本均具有显著作用,其影响力度从高到低;而对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分析时,发现贸易伙伴制度水平的符号与预期不一致,也与全样本结果相反。只有两国的地理距离、贸易伙伴互联网使用情况及贸易双方人均GDP差距对双边农产品贸易成本有显著影响,影响程度依次减小。最终,根据文章的统计结果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