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设计蛋白质及其定向进化突变体的实验分析
【6h】

人工设计蛋白质及其定向进化突变体的实验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

表格

第1部分 人工设计蛋白质体外定向进化

第1章 绪论

1.1 人工设计蛋白质的现状

1.2 蛋白质设计与实验方法验证相结合的必要性

1.3 蛋白质进化筛选手段在研究蛋白质设计方面的优势

1.4 高通量研究蛋白质设计结果方法的重要性

第2章 实验材料,方法和结果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第2部分 人工设计蛋白质方法成功率检测和设计方法优化

第1章 绪论

1.1 设计成功率为参照改进蛋白质设计方法的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方法和结果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第3部分 总结与展望

3.1.工作总结

3.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蛋白质从头设计最基本的目标是让设计的氨基酸序列折叠成预期的三维结构。这一思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是怎么决定蛋白质三级结构从而决定其功能的。现阶段尽管蛋白质设计已有多个实验验证成功的例子,但其应用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其瓶颈是其成功率不理想,追根溯源是对于蛋白质折叠的理解不够深入,设计方法不够成熟。其中,完全基于结构分析对于设计结果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成本高、周期长,导致对理论方法的验证缺乏系统性,可靠的反馈信息较少等等,限制了设计方法的改进。为克服这一困难,本文应用了一种把目的蛋白质结构稳定性与抗生素抗性偶联在一起的高效实验体系,实现了对设计蛋白折叠性能的高效检验。本文进一步应用该体系对初始折叠特性不佳的设计序列进行定向进化,发现这些设计结果实际上只包含小的设计序列错误,可通过定向进化导入的点突变得以纠正。本文使用溶液核磁共振或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解析了三个人工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其一为直接设计的结果,另两个为经定向进化后的突变体。这三个实测结构均和相应设计模板高度一致。人工设计蛋白质和相应天然模板蛋白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比较揭示了若干对决定三维结构可能具有关键作用的序列位点,本文进一步通过定位点突变对这些位点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使用圆二色谱、差热扫描量热分析研究了人工蛋白质的高温变性过程。这些设计蛋白质在表现出高热稳定性的同时,其去折叠过程缺乏协同性。在这一点上,我们获得的人工设计蛋白与大多数天然蛋白质不同,然而与文献报道的大部分人工设计蛋白类似。尽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证明折叠协同性并非形成正确、稳定的三维结构所必须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多个高度规则的空间结构分别作为理论设计的模板,以对理论设计成功率进行较全面的鉴定。核磁共振谱图表明,第一轮设计结果中约80%的设计蛋白能够折叠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与此同时,约50%的设计蛋白质溶解度低。基于这些实验结果,我们改进了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第二轮设计。核磁共振谱图表明,该论设计蛋白在形成稳定三维结构的同时,溶解度显著改善。

著录项

  • 作者

    王蒙;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海燕,陈泉;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蛋白质;
  • 关键词

    蛋白质; 人工设计; 定向进化; 折叠协同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