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保障房体系的动态优化及融资风险控制
【6h】

中国保障房体系的动态优化及融资风险控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中国住房供求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住房需求总量分析

第二节 中国住房供给总量及供求均衡分析

第三章 中国保障房供给数量优化

第一节 当前我国保障房合理供给量的测算

第二节 中国保障房供给数量优化

第四章 中国保障房来源结构与配置模式优化

第一节 中国保障房来源结构优化

第二节 中国保障房配置模式优化

第五章 中国保障房体系优化中的融资风险控制

第一节 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与传导机制

第二节 不同保障模式下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比较

第三节 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控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租售并举、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实际运行过程中,保障房供需总量是否均衡,结构是否协调,以及保障房融资风险问题需引起广泛重视。  本文首先基于全局角度对我国住房市场的总体供求状况进行分析;其次,从住房可支付性角度,划分商品房与保障房需求群体,测算保障房实际需求量;再次,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对保障房来源渠道进行优化;接着,从提高效率与规划现金流的角度,优化保障房配置模式;最后,从财政负担与可清偿能力的角度,分析我国保障房融资风险。  研究发现,我国住房市场供求失衡,存在大量剩余住房,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或转租的方式将部分剩余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从而减少保障房的建设量,在充分利用剩余商品房资源的同时,有效缓解了保障房资金压力。租售并举模式下,出售类保障房难以保证公平,且易滋生寻租腐败行为,出租类保障房难以有效管理,从未来住房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探索纯租金补贴模式。当前我国保障房建设资金需求量大,政府债务累积,财政当期负担沉重,未来可清偿能力堪忧,可能引发财政风险,并向金融领域扩散,应从保障房资金来源与资金支出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保障房融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