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研究
【6h】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序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对法西斯主义的反思

二、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及消费主义盛行

第二节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

三、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的社会批判理论

第二章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社会性格的内涵

一、社会性格的概念界定

二、社会性格的形成机制

三、社会性格的功能

第二节 现代资本主义的“病态”社会性格

一、接纳型的社会性格

二、囤积型的社会性格

三、剥削型的社会性格

四、市场型的社会性格

第三节 现代资本主义“病态”社会性格的危害

一、“抽象化”与“量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二、消费成为个人与社会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

三、个人追求自由的本性不断丧失

第四节 现代资本主义“病态”社会性格的形成原因

一、个人存在与其本质的矛盾是“人性根源”

二、社会结构与人的内在本质需要的分裂是客观根源

第五节 医治现代资本主义“病态”社会性格的途径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劳动的人道化

二、完善民主制度拓展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三、坚持人道主义文化观念塑造健全的文化精神

四、发挥个人的生产性潜能塑造健全的“新人”

第三章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评析及其现实启示

第一节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二、拓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视野

第二节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的局限性

一、以抽象的人性论为思想基础

二、文化主义的批判逻辑

三、社会改革方案的乌托邦色彩

第三节 弗洛姆社会性格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流价值选择

四、妥善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冯柏杰;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新春;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