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型与色:敦煌217窟“山间行旅”图的空间表现
【6h】

型与色:敦煌217窟“山间行旅”图的空间表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敦煌壁画“山间行旅”图的研究

1.2.2 关于“空间”的研究

1.2.3 关于217窟“山间行旅”图的研究

1.3目的与意义

1.3.1目的

1.3.2意义

1.4论文的创新点

1.5研究方法和路径

第2章:东西方绘画中的“山间行旅”图像概述

2.1中国传统绘画中较典型的“山间行旅”图

2.2文艺复兴及前期西方绘画中的“山间行旅”图

2.3敦煌壁画中的“山间行旅”图

2.3.1唐朝前期

2.3.2唐朝时期

2.3.3唐朝后期

2.4敦煌217窟南壁的“山间行旅”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敦煌217窟“山间行旅”图的造形对空间的表现

3.1造型的特点

3.1.1连续性

3.1.2几何性

3.1.3运动感

3.2造型特点对画面空间的表现

3.3本章小结

第4章 敦煌217窟“山间行旅”图色彩对空间的体现

4.1色彩特点

4.1.1块面过渡

4.1.2色彩对比

4.2色彩对画面空间的表现

4.2.1余白

4.2.2褐色导线

4.2.3对比度与前后关系

4.3本章小结

第5章 敦煌壁画217窟“山间”与“行旅”关系对画面空间的表现

5.1“山间”与“行旅”的关系

5.1.1组合关系

5.1.2虚实相生

5.1.3位置安排

5.2“山间”与“行旅”的关系对画面空间的表现

5.2.1情节塑造

5.2.2空间的划分

5.2.3前后与进深

5.3本章小结

第6章 敦煌壁画作品对油画创作的启示

6.1 创作背景介绍

6.2 敦煌艺术对个人创作的启示

6.3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敦煌壁画是艺术的宝库,佛教信仰与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其背后的文化支撑。“交流”虽未成为一种既定的题材但它在敦煌壁画中处处显露。“山峦”与“行旅”的组合图像正是这种“交流”文化的直观表现。  本文以敦煌莫高石窟第217窟南壁的“山间行旅”图为代表,从图像角度解析画面的元素造型、构成色彩、以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意探究画面的空间表现。总共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课题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路径,着重强调了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对“山间行旅”图像的基本概述。梳理了中国传统绘画、敦煌壁画以及西方文艺复兴早期油画中较为典型的“山间行旅”图像,以初步显现三者的差异。第三章分析217窟“山间行旅”图中的元素造型。通过与其他作品的对比,指出其造型特点以及造型对空间的表现,并提出该作品是通过图形的叠加和位置的安排来实现空间建构。第四章从色彩角度,探究画面的色彩特点及其对空间的表现。提出色彩通过块面的过渡与强烈的对比差异来调和及区分前后层次。第五章主要通过解读“山峦”与“行旅”的相互关系,以此分析这种关系下对画面空间的影响。提出“山峦”与“行旅”为组合关系,两者通过分组的方式塑造出画面的小情节,形成小空间。再通过对两元素间的上下布局、几何布局来表现空间的前后层次。第六章节主要是敦煌壁画作品对油画创作的启示,指出敦煌元素在中外油画家作品以及个人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