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黄锦树小说的空间书写
【6h】

论黄锦树小说的空间书写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1黄锦树及其作品

1.2黄锦树小说研究现状综述

1.3 文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概念的界定

1.3.1 文学的空间转向

1.3.2 黄锦树小说的空间书写特色与空间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目标及设想

第一章黄锦树小说中的故事空间

1.1马来社会空间中的权力与规训

1.1.1 《天国的后门》:监狱的建立与政治寓言

1.1.2.《阿拉的旨意》:岛屿——权力实验室

1.2黄锦树小说中的空间跨越与历史追索

1.2.1 压迫下的逃离与寻找

1.2.2 空间跨越与华人历史的追索

1.3 马华文学的内在中国建筑——“雨林中国”与身份认同

1.3.1中国的错位的建立与安置

1.3.2 黄锦树的“中国建筑”——“雨林中国”与“民族空间化”

1.3.3 “雨林中国”的建造与拆毁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锦树小说中的话语空间

2.1 黄锦树小说的平行结构

2.1.1 并置的形式

2.1.2.并置与小说时间

2.1.3 并置与重复技巧

2.2 黄锦树小说的嵌套结构

2.2.1.“中国套盒”

2.2.2元小说与嵌套结构

2.3黄锦树小说的螺旋结构

2.3.1《山俎》:螺旋结构

2.3.2《撤退》:碎片化技巧

2.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作为一个马华文学的“坏孩子”,黄锦树在马华文学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其小说的空间艺术内涵尚未得到充分重视。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从空间角度切入,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讨论黄锦树的空间书写,试图结合空间理论探寻黄锦树小说展现出来的空间意义及文化内涵。  第一章中笔者简单介绍黄锦树其人其作并结合学界的空间转向阐述从空间角度研究黄锦树小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第二章笔者在本文中分析的故事空间主要是用于惩罚和改造华人的“监狱”和“孤岛”、为寻找华人身份与历史进行的“空间跨越”、作为放置马华作家身份认同的“雨林中国”。笔者试图在黄锦树小说的故事空间书写中梳理其写作的思想源流与文化内涵,而这些空间作为其笔下屡屡归返的精神故乡正是现实“大马”的变体,这无疑是分析黄锦树小说思想内涵的适当入口。第三章在语层面上,笔者主要根据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理论”来分析黄锦树小说叙事中存在的空间形式与技巧,例如:“平行”、“嵌套”、“螺旋”以及构成这些形式的技巧如“并置”、“中国套盒”、“重复”、“碎片化”。笔者借助空间形式理论对黄锦树的小说进行分析,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界在空间角度上对黄锦树小说研究的空白。结语部分阐述黄锦树空间书写的意义。  学界的“空间转向”成为了当代学术思想转型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问题框架,长期以来,小说研究者们一直受线性时间观和牛顿经典时空理论的影响,较为注重历史时间维度的小说探索,而忽视了空间维度的研究,从黄锦树小说的研究现状来看也可以得出相似结论。对于黄锦树小说的空间研究,有助于揭示小说家如何从空间的角度传达自身的审美经验,文中笔者将诗学层面上的空间意象、意境和叙述层面上的叙事空间、文本层面的结构空间以及外在的社会现实空间等结合起来,试图找出体现在黄锦树作品中的一般原则,以此探究黄锦树小说中的美学意义、社会意义及精神属性等方面的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粟裕;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长才;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黄锦树,小说创作,空间书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