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
【6h】

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1当前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相关研究

1.1.2未来海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变化特征

1.2海洋硅循环概述

1.2.1硅藻在海洋硅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2.2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循环作用的研究进展

1.3研究海区背景资料介绍

1.3.1东印度洋区域概况

1.3.2西太平洋区域概况

1.4论文科学问题和意义及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科学问题和意义

1.4.2研究目标和内容

1.5论文框架

第二章研究方法

2.1.1经典酸碱法

2.1.2同步加速x射线荧光显微镜技术(SXRF)

2.1.3电子显微镜能谱法(SEM-EDS)

2.2海洋生物硅生产速率测定

2.2.1差减法

2.2.2同位素示踪法

2.2.3荧光显色法(PDMPO)

第三章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地化变化研究

3.1引言

3.2材料和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小结

第二节未来寡营养海域超微型浮游植物及其主导的初级生产力变化

3.1引言

3.2材料和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小结

第四章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第一节东印度洋超微型浮游檀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引言

4.2材料和方法

4.3结果

4.4讨论

4.5小结

第二节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硅累积作用研究

4.1引言

4.2材料和方法

4.3结果

4.4讨论

4.5小结

第五章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以及室内培养单细胞聚球藻的硅累积作用研究

5.1引言

5.2材料和方法

5.2.1采样策略

5.2.2无机营养盐

5.2.3流式细胞术量化聚球藻细胞丰度

5.2.4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以及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测定

5.2.5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分粒级生物硅存量

5.2.6室内培养聚球藻菌株的条件

5.2.7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营养盐控制

5.2.8统计分析

5.3结果

5.3.1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的硅含量和元素比

5.3.2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空间变化

5.3.3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影响机制

5.4讨论

5.4.1海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作用的相关研究

5.4.2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硅累积对海洋硅库的贡献

5.4.3控制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单细胞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变化的因子

5.4.4室内培养聚球藻细胞内硅含量的变化以及调控机制

5.5小结

第六章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以及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1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超微型浮游植物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2东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聚球藻对海洋硅/碳循环的意义

6.3小结

7.1结论

7.2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7.3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魏玉秋;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海洋生物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孙军;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环境化学;
  • 关键词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3:2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