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网络结构演变视角下的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研究
【6h】

产业网络结构演变视角下的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网络结构研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电影产业网络

2.1.2 网络结构及演变

2.2 网络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2.2.1 网络空间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2.2.2 网络拓扑结构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

2.3 小结

第 3 章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电影产业特征

3.2上海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3.3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3.3.1 上海电影题材状况

3.3.2 上海电影品质状况

3.3.3 上海电影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3.4 小结

第 4 章 上海电影产业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4.1数据取样及处理方法说明

4.2 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4.2.1 城市层面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4.2.2 城市内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4.3网络拓扑结构演变分析

4.3.1 城市维度网络拓扑结构演变分析

4.3.2 企业维度网络拓扑结构演变分析

4.4 小结

第 5 章 网络结构对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5.1 网络结构对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

5.1.1 网络空间结构对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

5.1.2 网络拓扑结构对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

5.2 网络结构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

5.2.1 样本选择

5.2.2 变量说明

5.2.3 模型设定

5.2.4 实证结果分析

5.2.5 实证研究结论

5.3 小结

第 6 章 政策建议

结论与讨论

1.研究结论

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电影产业逐渐由企业内部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向以项目为主导企业间基于价值链环节合作分工生产模式转变。上海是我国电影产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区域之一。本文选取1949年至2018年上映的国产片中第一出品单位位于上海的共1121部影片为样本,利用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时间动态角度分别探讨计划经济主导阶段、转型阶段、市场经济主导阶段上海电影产业网络结构及演变特征及其对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1)空间结构方面,上海电影产业经历了从地方产业网络到全球产业网络的演变。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显著不平衡,上海本地节点占比下降了43.85个百分点,以北京为首的东部地区集结了大量节点,平均占比高达84.58%。上海本地节点参与价值链环节由生产环节逐步向发行环节渗透。(2)拓扑结构方面,上海电影产业网络在城市维度和企业维度均呈现网络规模不断增长、密度不断下降、联系次数不断增长的趋势。城市维度,上海电影产业网络经历了“双中心-单中心”的轮轴式结构演变,网络规模增长了16倍,密度下降74.59%。区际联系次数占比上升至51.82%,说明上海出品电影的生产模式由以本地分工为主逐步转向区际分工为主,联系方式也从发行通道联系转向生产环节联系尤其是出品环节的资本联系。企业维度,网络规模增长了50倍,密度下降了近80%。核心节点多为有国资背景企业且主要参与了电影的生产、发行环节,营销环节表现不佳。结构洞限制度数据表明,国有企业、上海本地节点正逐步丧失“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3)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频繁外部联系更有利于电影企业成功,个体网络密度和结构洞限制度与企业年度绩效负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