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拉萨老城冲赛康街道平民住宅类型及更新保护研究
【6h】

拉萨老城冲赛康街道平民住宅类型及更新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相关概念说明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相关概念说明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4 相关研究评述

1.5 主要解决问题与研究方法

1.5.1 主要解决问题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冲赛康街道基本概况及历史沿革

2.1 地理区位与气候条件

2.2 冲赛康的基本概况

2.2.1 冲赛康与拉萨老城的空间位置关系

2.2.2 拉萨老城的总体布局

2.2.3 群体空间形态与街巷构成

2.2.4 街道性质与家庭居住模式

2.3 冲赛康街道的历史沿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民住宅建筑类型及特征

3.1 平民住宅建筑类型

3.1.1 相关概念释义

3.1.2 按结构分类

3.1.3 按文化分类

3.1.4 本文采用的分类法及类型总结

3.2 独栋式住宅

3.2.1 独栋式住宅类型的基本涵义

3.2.2 平面功能与形式特征

3.2.3 立面特征

3.2.4 结构特征

3.3 大院集合式住宅

3.3.1 大院集合式住宅类型基本涵义

3.3.2 平面功能与形式特征

3.3.3 立面特征

3.3.4 结构特征

3.4 院落式住宅

3.4.1 院落式住宅类型基本涵义

3.4.2 平面功能与形式特征

3.4.3 立面特征

3.4.4 结构特征

3.5 店铺式住宅

3.5.1 店铺式住宅类型的基本涵义

3.5.2 三种平面模式特征

3.6 住宅的共性特征与宗教观体现

3.6.1 必不可少的“中心柱”

3.6.2 “收分”墙体与建筑高度

3.6.3 装饰与色彩特征

3.6.4 统一的宗教崇拜体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冲赛康平民住宅建筑的文化价值

4.1 相关概念

4.1.1 文化的概念

4.1.2 建筑文化的概念

4.1.3 建筑文化价值的概念

4.2 平民住宅建筑的历史价值

4.3 平民住宅建筑的科技价值

4.4 平民住宅建筑的艺术价值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冲赛康平民住宅建筑更新现状分析

5.1 群体空间形态分析

5.1.1 建筑院落

5.1.2 群体空间形态——X-Z 轴特征

5.1.3 群体空间形态——Y-Z 轴特征

5.2 街区空间形态分析

5.2.1 转折

5.2.2 宽窄

5.2.3 分化

5.2.4 节点

5.2.5 竖向进退

5.3 单体建筑平民住宅分析

5.3.1 平面形式与建筑法则

5.3.2 多元化的居住空间模式

5.3.3 建筑高度及门窗装饰

5.3.4 建房习俗

5.4 宗教观念的体现

5.4.1 神圣空间——佛堂

5.4.2 合用空间——显圣物

5.4.3 重宗教而轻家庭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冲赛康更新问题分析及保护策略

6.1 冲赛康的更新问题

6.1.1 群体空间形态的变异

6.1.2 街区空间节点的消逝

6.1.3 重外轻内,风貌互异

6.1.4 室内“中心柱”的隐退

6.1.5 墙无收分、新老杂合

6.2 平民住宅建筑更新问题成因分析

6.2.1 政府主导

6.2.2 平民自发

6.2.3 从业人员藏建知识局限

6.3 运用案例分析

6.3.1 清朝古街—成都宽窄巷子

6.3.2 巴渝第一古镇—重庆磁器口

6.3.3 民宿建筑—吉日卓康

6.3.4 案例特色总结

6.4 冲赛康街道平民住宅的保护策略

6.4.1 做好普查、增强宣传教育

6.4.2 更新与保护原则

6.4.3 更新与保护措施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项目

致 谢

展开▼

摘要

平民住宅作为拉萨老城内世俗建筑中的一种居住类型,其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不仅是物质的载体,还承载着老城人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记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各项利好政策的实施,老城历经多次更新,外来人口大幅增加,生活场景变得尤其复杂,是以老城内建筑,尤其是以冲赛康为代表的平民住宅不仅始终给人一种“杂、乱、混”的视线错觉与固有表象,而且此印象还广泛存在于各行业、各领域的不同人群中。  本文以冲赛康平民住宅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杂、乱、混”背后所蕴含的传统建筑类型,得出结论冲赛康平民住宅实质是一个3+1种类型的统一多样的民居系统,在更正错觉认知的同时综合多种方法分析其更新现状,立足于承传、保护传统经典藏式建筑文化,明确更新的主要问题,分析成因,并初步提出“立足于用”与“适度还原”的双重保护原则和相应策略,以求能够保护这座文化正在让位于经济的拉萨老城区,同时也为整个拉萨老城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伟大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基于此,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之背景、研究对象与范围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说明及研究方法,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介绍基本概况,对其空间位置和总体布局做基本情况说明,并重点追溯其历史沿革及相应的建筑特征,解析出冲赛康街道及老城的重要性及“文化正统性”。  第三章基于相应的分类方法对平民住宅建筑类型进行廓清,划分为独栋式、集合式、院落式三大类型住宅,并得出衍生的第四种类型——店铺式。继而探究每种类型之个性与共性特征。  第四章基于第三章的研究基础,进一步阐释平民住宅建筑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分为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与艺术价值。  第五章从群体空间、街区空间及单体建筑三方面对其更新现状进行分析,厘清冲赛康及其平民住宅在新时代下更新后的各种“新表现”。  第六章立足于保护、承传传统经典藏式建筑文化,明确更新后出现的主要问题,继而从政府层面、平民自身及相关从业人员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并进一步地给出一定的建议与措施。  最后对本项研究进行归纳与展望,总结文章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著录项

  • 作者

    尹克治;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柳肃,肖云;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街道平民住宅,更新保护,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