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与创意研究
【6h】

“互联网+”时代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与创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互联网+”相关研究

1.2.2“喜剧电影”相关研究

1.2.3“文化基因”相关研究

1.2.4“电影创意”相关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与创意溯源

2.1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和电影创意的概念界定

2.1.1喜剧电影的概念界定

2.1.2“文化基因”的概念界定

2.1.3“电影创意“的概念界定

2.2 1990年后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与创意发展概述

2.2.1 第一阶段(1990-2011)

2.2.2 第二阶段(2012-)

第3章“互联网+”模式中国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族与类型创意

3.1 荒诞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族与类型创意

3.1.1 陌生化空间的精心建构呈现荒诞叙事

3.1.2 人物意志的内在冲突凸显荒诞主题

3.1.3 色彩反差创意营造象征性荒诞视觉

3.2 城市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族与类型创意

3.2.1 大众文化范式的想象性建构

3.2.2 从情感向情怀的叙事创意变迁

3.2.3 视角转变强化女性意识

3.3 悬疑喜剧电影的文化基因族与类型创意

3.3.1 类型融合增添笑的动因

3.3.2 身份错位强化喜剧效果

3.3.3 音效混搭增强听觉快感

第4章“互联网+”模式中国喜剧电影的角色文化基因及其创意嬗变

4.1 角色形象表达

4.1.1 审丑式与戏仿式的造型

4.1.2 狂放夸张的形体动作

4.1.3 流行文化与土味文化融合的台词

4.2 角色精神表达

4.2.1 构造人物扁平性格

4.2.2 梦境设置外化人物心理

第5章“互联网+”模式中国喜剧电影的故事文化基因及其创意嬗变

5.1 稳定化的叙事模式

5.2拼贴化的叙事结构

5.3游戏化的叙事方法

5.3.1 叙事时空的虚实变幻

5.3.2 巧合与误会的喜剧手法

5.3.3 反向思维的情节建构

5.4互联网化的审美品质

第6章“互联网+”模式中国喜剧电影的视听语言文化基因及其创意嬗变

6.1灵动自由化的视觉表达

6.1.1 画面表现细腻精致

6.1.2 镜头表达网感明显

6.2定制化的听觉表达

6.2.1 原创音乐强化叙事效果

6.2.2 奇观音响放大娱乐感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文化基因”理论,以“互联网+”时代中国喜剧电影的创意为研究对象,探讨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中国喜剧电影在文化基因及创意内容上的变迁。  喜剧电影文化基因族在互联网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达到更新和拓展——形成了以荒诞喜剧、城市喜剧、悬疑喜剧为主的喜剧亚类型;角色的形象表达在造型的审丑式与戏仿式、狂放夸张的形体动作表演、台词的流行化与土味化为主的三大方面呈现创意表达;角色精神表达则通过建构扁平人物以及利用梦境外化人物心理完成创意的嬗变。喜剧电影的故事文化基因凸显极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其叙事模式、叙事结构、叙事方法和审美品质分别呈现出稳定化、拼贴化、游戏化与互联网化的特征。视听语言文化基因也在互联网文化基因的融合中,一方面使画面内容更加细腻精致,镜头语言也趋向网感化;另一方面原创音乐创作与奇观音响制作改变了听觉文化基因与其创意表达。  互联网文化基因发展给喜剧电影的创意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在此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喜剧电影受到互联网文化基因的影响,对电影的创意产生着深刻影响。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以来的喜剧电影为文本,从主题文化基因、角色文化基因、故事文化基因和视听语言文化基因四方面出发,总结喜剧电影在新时代的创意表达,以求有利于中国喜剧电影的高效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贺子姮;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清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喜剧电影,文化基因,互联网+背景;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3:1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